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3200|回复: 2

胡麟:梁将军程忠壮公碑

[复制链接]

94

主题

143

回帖

244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4
发表于 2021-8-31 14: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隂阳愆违,水旱不节,谁其序之?天灾流行,人物疵病,谁其御之?明为人福,幽为神助,谁其尸之?凛凛乎克当其任者,吾忠壮公之神欤?公姓程,讳灵洗,字元涤,其先出於黄帝重黎之后。自休父仕周宣王为大司马,封程伯。其后曰婴,仕晋平公,有托孤之徳,封忠诚君。东晋时讳元谭者,持节为新安太守,有善政,诏赐宅于歙黄墩,子孙遂以为桑梓。自元谭六世生天祚,仕宋为山阳内史;九世生茂,仕梁为郢州长史;皆以忠勇闻。茂生詧,梁秘书少监。詧生寳,惠为本郡仪曹,娶安定胡氏而生公。公性寛惠,孝於亲,友於弟,待羣下以恕,处乡党以义。别嫌明疑,定是正非,无得谁何者。所居之偏,其湖深广,有神居焉。与吕湖为隣,吕湖有蜃,素为居民之害。湖之神一夕为黄冠,见梦于公曰:“吕湖蜃稔恶于此,不早圗去,民其鱼乎?明日吾复与战,披帛於肩者我也,以公义士,敢以相辱。公倘为助,酬报敢后?”翼日,公果率乡之少年鼔噪於湖侧而俟。有顷,湖水浩荡,云雾隠暗,两牛角於滩上,而肩白者屈。公挽弓发矢,中彼黒者,俄而隂晦廓清,湖波澄静。居不更夕,有巨鱼死於吉阳滩下,即吕湖蜃也,至今号其滩曰“蜃滩”。自是吕湖涨塞,而居民之害除矣。越数日,有道士叩门候公,公为具馔。道士曰:“公尝有徳於我矣,又劳鸡黍之勤,何以为报?吾素习天机书,能卜善地,当随我以行。”至黄牢山,以白石识之曰:“迁此可暴贵矣。”公於是为太夫人夀茔焉。梁大寳间,侯景之乱,公据黟、歙以拒之。侯景移军新安,太守萧隠奔依焉,公奉以主盟,景不得而陆梁也。其后平徐嗣徽,破王琳,走周迪,败华皎,降元定,擒裴寛,与士卒同甘苦,虽节制甚严,而人乐为之用。太清、承圣间,除散骑常侍,建威将军,累迁新安、丹阳太守,歴谯州、青州、豫州刺史,巴丘县侯、食邑千户。事武帝,以功授兰陵、南阳太守,封遂安县侯,迁太子左卫率。事世祖,为豫州刺史,持节西道,授都督,食邑千户,鼓吹一部,班劔四十人。又迁中护军,出都督郢州。废帝即位,进云麾将军,封重安县公,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配享武帝庙庭。谥曰“忠壮”。夫人董氏,生子二十有二人。长文季,有髙烈传于公后。余多以功显於时。今程氏散处四方者,其源皆出黄墩,国史家谱载之详矣,故此可得而畧也。初,公微时,其声名气节,逹于朝廷。尝负铧视田,而诏使踵门,公置铧水中,以卜休咎,果得吉卜,今尚有铧卜坑焉,其旁则公之宅也。今众水潴为深湖,湖之水清莹可鉴,时有巨鳞聚浮其中,人不得而渔焉,号曰“相公湖”,不数百歩公之墓也。公尝自营其兆域,以缣帛埋之墓前,祝曰:“吾子孙有能大吾门户,当生大木,以为休徴。”既而槠木生焉。今大且十围,其一不知何代为风雨所揠,旁出二枝,亦合抱矣,号曰“千年木”,乡人遂於其下叠石为坛,以奉祭祀,号曰“相公坛”。公生为黄墩人,死为黄墩神。祈雨而雨,祈晴而晴,瘟火疾疠,有祷即应。黄墩之民,受公之庇为不浅矣。曰牛一,曰羊一,曰豕一,与夫脯醢之荐,莫不时谨。故自夏四月至秋八月,土鼓鼕鼕不绝,其声展敬,乞灵于祠下者,又百余社。陈奠荐辞,何其虔也?公之坛与里之社接宇,春秋戊祭,以公配焉,公之功徳与勾龙氏相为终始乎?暨今数百年而益大,故凡谒於庙者,皆愿丰碑以识公之始末。里人方汝舟实賛成之,捐金刻石,求记於麟。惟公歴事梁、陈,功业著矣。云仍诜诜,以文章登显位者,代不乏人,固有能发潜徳之幽光以传不朽者,乃属记於麟,其不赘乎?盖尝证於梦寐,而佥谋所凭,何敢不勉?谨按圗经、史氏,与夫讲讨村老之传闻,端拜而特书之,庶几后人益加严奉,永永不懈,亦使访古者,并有所考焉。嘉熈己亥孟秋既望,谨记。

《歙圗经》:忠壮公宅在黄墩湖二里,俗呼“相公宅”。墓在湖西北,俗呼“相公坛”。又有浴马池,射蜃栅,鼔吹台基址,具在黄墩。湖阔二十余丈,长三百歩,湖有神,常与吕湖蜃鬬。夜梦玄衣道人告曰:“吾累为吕湖蜃所困,明日当复来。玄涤能助我,必有厚报。”公曰:“何以自辨?”道人曰:“东白练者我也。”梦中诺之。明日,集村中少年鼓噪於其上。须臾波涛汹涌,大声如雷,有二牛奔鬬。其一甚困,而肩袒且白。公弯弓射中黒牛,俄而隂晦斯朗,湖水皆变。明日,里人见有蜃毙於吉阳滩下,即吕湖蜃也,号其滩曰“蜃滩”。未几,公偶他出,有一道人访其母丐食。母为设馔,食讫,谢曰:“劳母设食,无以为报,吾善识墓地。”俾随行至山上,以白石志之曰:“塟此地,可以暴贵。”言讫而去。公用其言,塟母於其处。墓在湖北黄牢山南,有槠木大且十围,乡民立祠木下,号“千年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3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9008
发表于 2021-9-2 04: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43

回帖

244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4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01: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阴阳失调,水旱灾害频发,有谁来调和呢?瘟疫流行,百姓多病,有谁来应对呢?显而易见的是造福百姓,隐而不显的是神灵护佑,这些责任由谁来承担呢?那位庄严而称职的,就是我们忠壮公的神灵吧!

忠壮公姓程,名灵洗,字元涤,祖先出自黄帝重黎之后。自休父在周宣王时任大司马,被封为程伯开始,成为贵族世家。后来有名叫程婴的,曾在晋平公手下任职,有过托孤之功,被封为忠诚君。

到了东晋时期,有一位祖先叫程元谭,曾被授予使节,任新安太守,政绩显著,朝廷赐宅于歙县黄墩。从此子孙以黄墩为故乡。程元谭的六世孙程天祚,在宋朝为山阳内史;九世孙程茂,在梁朝为郢州长史,两人都以忠勇著称。程茂之子程詧任秘书少监,詧生程宝,程宝在家乡任职,娶安定胡氏为妻,生下了程灵洗。

程灵洗天性宽厚仁爱,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宽容对待部下,处事讲义气。能辨别嫌疑,判断是非,从不随意妄断。他所居之处临湖,湖水宽广深邃,湖中有神灵居住,与旁边的吕湖相邻,而吕湖中有蜃(大蛤蜊妖),一直危害百姓。

某天晚上,湖神化为道士模样,托梦给程公说:“吕湖蜃作恶多端,如果不早除掉它,百姓就要遭殃。明日我将再次与它交战,披着白布的是我。因仰慕您的义气,特来求助。如您肯助我,定有重谢。”第二天,程公果然率领村中少年,鼓噪于湖边等候。不久湖中风起云涌,水雾弥漫,忽见两头大牛在滩上争斗,其中一头肩白气弱。程公张弓射中另一头黑牛,不久天清水静。当天夜里,一条巨大的死鱼被发现于吉阳滩下,正是吕湖蜃。从此吕湖水患平息,百姓安宁。那滩从此叫“蜃滩”。

数日后,一位道士登门拜访程公,程公热情招待。道士说:“您过去有恩于我,如今又设盛宴招待,我无以为报。我熟悉天文风水,可以为您择一块吉地。”于是带程公到黄牢山,用白石标记说:“在这里安葬,可使后代显贵。”程公便依此为母亲建了寿墓。

梁朝大宝年间,侯景叛乱,程公镇守黟歙,坚决抵抗。侯景进军新安,太守萧隐逃到程公处,程公推举他为盟主,侯景未能突破防线。后来程公参与平定徐嗣徽、王琳、周迪等叛乱,战功卓著,士兵虽受严格管教,但都愿为他效命。

在太清、承圣年间,程公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建威将军,历任新安、丹阳太守,又升为谯州、青州、豫州刺史,被封为巴丘县侯,食邑一千户。任职于武帝时,又被授为兰陵、南阳太守,封遂安县侯,官至太子左卫率。后来又任豫州刺史、持节西道都督、中护军、郢州都督。废帝登基后,又升为云麾将军,封重安县公。去世后追赠为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配享武帝庙庭,谥号“忠壮”。

夫人董氏,共育有二十二个儿子。长子文季继承公志,有高尚品行,其他子孙中亦多人以功业显赫。今程氏子孙散居四方,其源皆出自黄墩,国史和家谱中记载详细,此处略述即可。

当年程公未发迹时,名声气节已闻于朝廷。曾在田间背着犁铧耕作,皇帝使者登门拜访,程公将犁铧放入水中占卜吉凶,果然得吉,今“铧卜坑”犹在,其旁便是程公旧宅。今该地积水成湖,水清澈见底,时常有大鱼浮现其中,百姓不得捕之,名曰“相公湖”,距程公墓仅百步之遥。

程公生前亲自规划墓地,用丝帛埋于墓前祷告说:“若我子孙将来能使我家门兴盛,愿有大树生于此,为征兆。”果然后生一棵大槠木,如今树围已有十围,另一棵被风雨拔起,仅余两根大枝亦粗壮成抱,称为“千年木”。乡人遂在树下建坛祭祀,号为“相公坛”。程公生为黄墩人,死为黄墩神,祈雨则雨,祈晴则晴,有疫病灾祸,祷之必应。百姓感念其恩德,献牛羊猪、腊肉酱品,祭祀十分虔诚。每年夏四月至秋八月,土鼓声不绝于耳,前来祠下求神者逾百社。其陈设祭品与祷文皆极恭敬虔诚。

程公祠堂与村社相邻,每年春秋两祭,与古代勾龙神并享香火。至今数百年,其影响愈加广远。凡前往庙祭之人,皆希望树碑记其生平事迹。地方士人方汝舟主其事,捐资立碑,并请我撰写碑文。我考证图经、史书,参考村中老人口述,拜访诸多资料,特为记之。希望后人更加敬重奉祀,代代不懈,也便于后人考察研究。

嘉熙己亥年(南宋理宗年间)孟秋望日,谨记。

附:《歙图经》记载:忠壮公旧宅在黄墩湖东两里,俗称“相公宅”;墓在湖之西北,称“相公坛”。还有浴马池、射蜃栅、鼓吹台旧址,都在黄墩。湖长三百步、宽二十多丈,有神灵常与吕湖之蜃斗法。夜梦黑衣道人自称是湖神,请程公次日援手,并说明自己身披白练为标志。程公答应,翌日组织村中少年前往,果然湖中波涛汹涌,两“牛”争斗,程公射中黑者,随后风平浪静。次日百姓发现吕湖蜃死于吉阳滩下。此后不久,程公外出,道士拜访其母,饭后指示一吉地为墓,程公遂葬母于黄牢山南,槠木生长繁茂,后人立祠称“千年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21 03:01 , Processed in 0.1431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