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471|回复: 1

程氏五林历代总序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81

回帖

719

积分

版主

积分
719
发表于 2020-1-1 1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程氏五林历代总序

       稽我程氏,系出轩辕高阳氏子火正黎后,历虞夏商衍至周,伯符仕成王,献三异瑞,封广平程国伯,因以国为姓,为程氏开宗一世祖,传至休父佐周宣王中兴,克平徐方,世嗣程伯。十四世婴公,国除适晋之太原忻州,辅赵存孤,封忠诚君,世家汾河,次子伯先为本支系次,赵后得国而封任诚君,任为山东克兖州,其后世居陈阿。二十五世黑公,辅汉高祖,封历侯。三十世泰公,典治扶风,因大考姓望,表陈世绩,诏袭广平侯。三十九世昱公,仕魏,功全三城,封安乡侯。四十五世元谭公,际遇东晋石勒之乱,自东阿南渡江,以襄州刺史假节为新安太守,善政得民,代还,遮道保留不得发,诏赐第于郡之歙篁墩,因世其家,则新安歙篁墩之始迁一世祖元谭公也,由家篁墩。九世隐隽公生道乐、道业二公,支皆土著宗派,而道乐公之元孙灵洗公,绩著射蜃,勋高保障,子二十二而传派惟三,长文季、次文贞、五文灿,其间子姓支迁遍省,会名臣理学,史载难屈数者,则文季公支独盛焉。二十四世昔范公,秉彝、匡柔、行褒三子,文季公支传衍也,而行褒公之谅、幹、纂、翰四子,传衍尤著。纂公子四,琼璿珍璊,璊为河南所自出。二十七世珍公,生子八,我汾公都督婺源,四传至泽公,居徽歙篁墩,宋景定登进士,为黄州守,阻难,率于官,不得归歙,子五,邺郾鄎鄱鄮,遂渡江入兴国,瓜绵椒衍,遍州南北者,吾族为最。呜呼!自得姓受氏之始,经兵火播迁之余而一脉相承,本源可溯,兹非其幸欤?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是,因不禁怡然为之序。


乾隆甲辰年仲春月 裔孙汉阳府学教谕才濂 敬撰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孟秋月 刊重
共和四十年戊辰季冬月 吉日 再梓
公元二00八年岁次戊子  中华程氏五林谱局重刊







收藏0邀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36

回帖

24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21
发表于 2025-7-15 0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程氏家族,起源于轩辕黄帝高阳氏的后裔火正黎,历经虞、夏、商三代,传承至周朝。程氏的始祖伯符在周成王时期任职,曾献上三种奇异的瑞物,因功被封为广平程国的国君,于是以国为姓,成为程氏的开宗第一代祖先。传到休父时,曾辅佐周宣王中兴,平定徐方之乱,世代承袭程伯之位。

到了第十四代的婴公,国家被废除,便迁往晋国太原忻州,辅佐赵氏幼主,被封为忠诚君,世居汾河流域。他的次子伯先,成为我们这一支系的祖先。赵氏后人得国,赐封任诚君,其地任即为今山东兖州一带,后代便世居于陈阿。

第二十五代的黑公,辅佐汉高祖刘邦,受封为历侯。第三十代的泰公,负责管理扶风郡,因在大规模姓氏考核中成绩突出,上奏列出历代功绩,皇帝诏令他袭封为广平侯。第三十九代的昱公,任职于曹魏,因平定三座城池有功,被封为安乡侯。

到了第四十五代的元谭公,正值东晋时期石勒之乱,他自东阿南渡长江,出任襄州刺史、加节新安太守,以政绩赢得民心。任满返乡,百姓拦路挽留不肯让他离去,朝廷诏命赐宅于歙县的篁墩,自此定居下来,成为新安歙篁墩一支的始迁祖。

从篁墩起,第九代的隐隽公生有两子,道乐公和道业公,两支都在当地繁衍发展。其中,道乐公的曾孙灵洗公,以箭射海中蜃楼之功成名,护卫边疆有大功。他育有二十二个儿子,最后只有三支继续繁衍:长子文季、次子文贞和第五子文灿。其中各支子孙散居全省,出现了众多名臣和理学大师,载入史册,难以尽数,其中以文季公一支最为兴盛。

第二十四代的昔范公,有三子:秉彝、匡柔、行褒,皆为文季公的后裔。而行褒公的四子谅、幹、纂、翰,又在各自支系中传承显赫。其中纂公有四子:琼、璿、珍、璊,其中璊公一支迁往河南,成为河南程氏的起源。

第二十七代珍公有八子,其中我族汾公曾任婺源都督,四代后传至泽公,定居徽州歙县篁墩。泽公于宋景定年间考中进士,任黄州知府,因战乱受阻,未能返乡。他育有五子:邺、郾、鄎、鄱、鄮,于是南渡进入兴国,子孙繁衍开枝散叶,遍及江南各州,以吾族最为兴盛。

唉,自程氏得姓以来,历经战火迁徙,虽地迁人动,却始终一脉相承,渊源清晰可考,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后人读到此谱,定会有所感触,因而我欣然为之撰写此序。

乾隆甲辰年仲春月(1744年春) 裔孙汉阳府学教谕 程才濂 敬撰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孟秋月(1944年初秋)刊重
中华民国四十年戊辰季冬月吉日(1958年冬末)再度刊印
公元2008年(戊子年),由中华程氏五林谱局再次重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18 06:55 , Processed in 0.1827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