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60|回复: 3

棲霞小志

[复制链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发表于 2024-9-11 10: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空安禪師塔
白雲菴之外路傍有石塔予與解脫瑞山二衲拂苔觀之上微有字曰示寂當山印空安禪師之塔而塔之上又一塔焉少小矣上亦有字不可辨可辨者止曰某師之塔而已而二塔之閒有小碣乃上元令程公文純葬其子者其文曰此吾兒程學祖墓碑嘉靖丙申嵗八月一日生汝於上元治我年四十八得汝遲有夢亦奇我心則夷辛丑嵗八月八日卒能誦詩曉穿衣竟一疾莫可醫我心孔悲癸卯嵗十月一日葬汝於攝山之崥生斯殤斯葬斯禮亦宜得其歸汝嬉嬉孤墳纍纍風雨淒淒我心曷施勒石以俾後世之知俾母汝遺後書云南京刑部湖廣司主事前上元知縣南城程㸅立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棲霞小志》、作者:[明]盛時泰撰、版本:清光緒宣統間刻藕香零拾本、第8頁、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翁名維章其先泰州人世爲小兒醫尤精種痘之術與先君子交最深結廬湖中居相近每與相對默坐終日不發一語室  
中若無人也翁通儒書善歌時吹笛作甘凉之聲令聽者泣自翁居湖湖中人不知有痘之害山西某令不遠三千里以騾車迎翁去見其子曰聞翁之技然不敢試也能聏以狀語我乎翁撫兒良久曰當得二十九粒見某某部已而果然翁之跡唯往來邵伯鎭主孝廉張容堂家乾隆乙巳先君子棄世翁乃去爲海上遊迄今不知所終余嘗閲顱經其下篇言治丹之法極  
詳疑古人於痘㮣謂之丹耳錢乙始詳治法陳文中繼之而治法相反汪機本魏桂巖作理辨以參論錢陳兩家之得失此術乃以漸而精然未有如種法之善者也相傳宋王旦得諸蜀中老媪者不可考然非聖神之妙不能爲此余幼時出痘即翁所種後見翁治諸弟妹台以痂入鼻七日項下痛壅起如瘰癧翁  
曰萃於此矣於是創著而壅失凡痘家所忌此則視爲常譬之荆楚虎狼之國也晉文公伐曹衛而致之於城濮故大挫之而莫予毒爲此術者誠通乎微合於聖人治未病之義而愚者必不肯爲此以待其毒之自發必挾寒暑乘疫癘兼鬼物其勢既熾然後議攻議補幸而勝之吾氣已奪何如消之於未萌而逐之於所及防也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作者:[清]焦循撰、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1頁、7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作者:[清]焦循撰、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1頁、7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作者:[清]焦循撰、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1頁、7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作者:[清]焦循撰、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0頁、7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9-14 1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9-14 11:34 编辑

               印空安禪師塔
  白雲菴之外,路傍有石塔。予與解脫、瑞山二衲,拂苔觀之,上微有字。曰:示寂當山印空安禪師之塔,而塔之上,又一塔焉。少小矣。上亦有字,不可辨。可辨者,止曰某師之塔而已。而二塔之閒有小碣,乃上元令程公文純葬其子者。其文曰:此吾兒程學祖墓碑,嘉靖丙申
(1536年)嵗八月一日生。汝於上元治,我年四十八得汝,遲有夢,亦奇我心,則夷。辛丑(1541年)嵗八月八日,卒。能誦詩,曉穿衣,竟一疾莫可醫,我心孔悲。癸卯(1543年)嵗十月一日,葬汝於攝山之崥。生斯、殤斯、葬斯,禮亦宜得其歸。汝嬉嬉孤墳,纍纍風雨,淒淒我心。曷施勒石,以俾後世之知,俾母(毋)汝遺。後書云:南京刑部湖廣司主事、前上元知縣,南城程㸅立。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棲霞小志》

     作者:[明]盛時泰撰
     版本:清光緒宣統間刻藕香零拾本、第8頁、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9-14 1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9-14 11:49 编辑

  程翁,名維章,其先泰州人。世爲小兒醫,尤精種痘之術。與先君子交,最深。結廬湖中,居相近。每與相對,默坐終日,不發一語。室中,若無人也。翁通儒書、善歌,時吹笛,作甘凉之聲,令聽者泣。自翁居湖,湖中人不知有痘之害。山西某令,不遠三千里,以騾車迎翁去見其子。曰:聞翁之技,然不敢試也。能聏以狀語我乎?翁撫兒良久,曰:當得二十九粒,見某某部。已而,果然。翁之跡,唯往來邵伯鎭主、孝廉張容堂家。乾隆乙巳(1785年),先君子棄世。翁乃去爲海上遊,迄今不知所終。
  余嘗閲顱,經其下篇,言治丹之法極詳。疑古人於痘,㮣謂之丹耳。錢乙,始詳治法;陳文中,繼之。而治法相反,汪機本、魏桂巖,作理辨以參論。錢陳兩家,之得失此術,乃以漸而精。然未有如種法之善者也。相傳宋王旦,得諸蜀中老媪者,不可考。然非聖神之妙,不能爲此。余幼時出痘,即翁所種。後見翁治諸弟妹,台以痂入鼻。七日,項下痛壅,起如瘰癧。翁曰:萃於此矣。於是創著,而壅失。凡痘家所忌,此則視爲常。譬之荆楚,虎狼之國也。晉文公伐曹衛,而致之於城,濮故大挫之。而莫予毒,爲此術者誠通乎?微合於聖人治未病之義,而愚者必不肯爲此以待其毒之。自發,必挾寒暑。乘疫癘兼鬼物,其勢既熾。然後議攻議補。幸而勝之、吾氣已奪,何如消之於未萌,而逐之於所及防也。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

     作者:[清]焦循撰
     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1頁、7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

     作者:[清]焦循撰
     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1頁、7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

     作者:[清]焦循撰
     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1頁、7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揚州北湖小志》

     作者:[清]焦循撰
     版本: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卷四、第90頁、7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5-4 03:51 , Processed in 0.1479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