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44|回复: 5

象州知州東厓程君墓志銘

[复制链接]

947

主题

1331

回帖

8156

积分

版主

积分
8156
发表于 2025-8-21 23: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象州知州東厓程君墓志銘
前象州牧東厓程君以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丁己卒於靑州謫所旣逾年將遷柩歸𦵏於渭南之原叔子廪生以恬奉兄命謁余乞墓銘余與君生雖同里而相識則自山左始君久官於東嘗以鄉後進之禮禮先君其會試座主孫劉介三公皆余師也因得以同門兄事君後遷官於嶧於浙於粤西乃以微眚坐謫靑州不相見者八九年而君竟死矣追維久故又傷君坎𡒄之與我先君同也其又忍以不文辭乎君以進士起家知利津縣 者十四年於樂陵同郡相近又嘗捐修邑志館余于衙齋者數月備知君約巳裕民不屑俗吏亦不爲矯激近名之政而民自安而化之後更三任皆不久余亦未及見所施爲卽被議獲譴之端末亦不得其詳然以君志節皦然卓著聲績何竟致慈母之投杼乎君莅利津之年值大風霖潦海溢四十里城幾沈君親履勘災請賑未及報可而冬寒民飢道殣往往而有乃徑開倉出穀按户散給後奉文許以錢代穀而邑倉己空竭矣上官疑之密委訪察至再三而民之得穀者升斗皆足頌聲四溢上  官反怒爲喜益以重君矣用法平恕多哀矜之意嘗語余曰某每私念受杖者數過三十則痛苦益劇故生平未嘗決滿杖焉嗚呼天地之德不能捐霜雪聖人之治不能廢刑辟然盎然生意卽寓于肅殺之中仁人君子之用心不當如是耶及改築新城役久工鉅而民不知疲其寛恤大抵然矣謫居以來距利津二百餘里邑民歲以役車至靑必叩閤求見賫食物以獻不可却其卒也多有奔弔賻助者則愛戴之誠去思之永政成於久任者可見
君系出河南程氏爲伊川先生二十八世裔孫
祖映辰愿樸好善每舉良心二字訓子孫家臨驛路建亭施茶以濟喝者至於今不廢
子璧昌卽君考配張氏兩世皆以覃恩勅贈文林郎妻並孺人人皆謂善人有後也
君諱士範字仲模一字東厓乾隆十二年舉人又四年成進士歴任利津及嶧縣知縣部推浙江安吉州牧改選知象州階從五品其在東署同知者四分校鄉試者一議敘加級者三型家守官恪勤無忝好賢樂善而枌榆之誼尤厚余其一也卒之年六十有九先是靑州守聘主松林書院講席叔子以恬循例就謫籍應試爲益都廪  膳生好學有文將益大其門矣君娶石氏封孺人先卒
子四
長以引捐授從九品
次雄儲早卒
次卽以恬
次側室出以檢
女二人婚嫁皆士族嗚呼君與我先君命纏磨蠍同逝水之無歸而君獨得反𦵏先隴遂邱首之仁則視先君爲優矣余之銘君益哀愴不能自巳焉其葬以年月日襄事系之銘曰
親民民親乃民牧長子孫兮久閔鞠忍朘其膏哺以穀三遷晉  秩曁南服颶母沉舟車折軸東人却喜公來復靑社臯比掌教讀遺黎問訉走相逐人阨天窮乘化速堂坊許奠家山麓神戀桐鄉報享肅樵漁童叟雜歌哭吾衰才盡管纖秃綴文刻石瘞陵谷嗚呼腹痛言在夙君歸我留終碌碌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洛間山人文鈔》、作者:[清]薛寧廷撰、版本:清刻本、卷二、第88頁、2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7

主题

1331

回帖

8156

积分

版主

积分
8156
 楼主| 发表于 2025-8-21 23: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題戴匡居即泉婆精舍陽羡杜諱汝用題額客至戴匡居未識名居意斯言本天官嘗見於史記文昌有六星𨇠於北斗内望之圓若匡下照讀書地載形在台垣所司為禄位庶有列宿精兆應文明世猗嗟我士翁系屬伊洛裔謂程士範先軰開舘禮英賢庭多璠璵器翩翩玉筍枝聨鑣取科第更羡彼同學風雲一時際斯地值先年此名  
殆無愧遐哉陽羡君落筆有深義倐忽六十春中歴㡬興廢余雖生已晚青雲竊有志朅来兹堂中相視如夢寐從遊暨後賢前修良足企惟期勉輔仁以文常自會樓髙皓月近居有近月樓宣城黄雲鶴書折桂亦云易淸風正徐来松色四山翠相顧啟𥦗𣠄引杯歡共醉星月逈交輝看向中天麗矯首發狂歌浩然吐奇氣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松華堂集》、作者:[清]方學成撰、版本:清乾隆松華堂刻本、卷一、第180頁、68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松華堂集》、作者:[清]方學成撰、版本:清乾隆松華堂刻本、卷一、第179頁、6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7

主题

1331

回帖

8156

积分

版主

积分
8156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孫橋記王元啟 由嶧縣臺莊而南六十里地名澗頭集集西南半里許有河 曰泉河東西兩涯實爲臺莊赴徐州必由之道其水出黃邱 山南西流而北注至此凡十五里黃邱之南又有庫山羊蹄 羯子諸山之水皆注焉常時涓淺欲涸行者可以布武而過 故雖居孔道無橋梁以濟行人然而霖潦時降諸山之水並 發交滙漫溢田廬往來者阻絶兩涯歲以爲病雍正元年故 內閣學士徐公爲兖甯道僉事道經于此慼然傷之于是始 有建橋之議徐公首出俸錢爲倡屬嶧縣丞黃之瑞募諸好 義之士共襄之成於二年八月公自爲記名之曰潤頭橋歸 勞黃丞不尸其功土之人皆曰是橋之創徐公之功也其何 可沒乃別樹一碑大書曰徐公橋人以徐公稱之不知其名 澗頭也其後橋壞不修歲以圯剝斷石碁布河中行者蹴石 跳踊而過葢其廢又二十年餘矣今中丞以閣學之孫出撫山左有渭南程君士範者爲利津令十四年不調中丞獨心 賞焉調知嶧縣君以道路橋梁爲政之所必先又知中丞之 欲永斯橋也出其用餘之俸親詣橋所庀材鳩工不數月告 竣土之人又曰此非程君之功先閣學之遺澤中丞實延之 又別樹一碑大書曰公孫橋人益不復知有他名云於是程 君巳陞浙江吉安州知州將候代以大書來請記於元啟元 啟舊游閣學之門于中丞忝一日之長執筆以記公之世德 葢所樂爲而程君于元啟又同年友也于其請不可以辭乃 爲記曰橋跨泉河東西其長百有二十尺高十五分其長之 一廣十二分其長之一釃水爲七築墩六座墩如橋廣之數 而南北又各加其二焉其石取材於舊者半伐諸近山者半 功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初三日越明年三月十一一日落 、成凡役夫一萬二千三百費錢八十四萬徐公諱湛恩公孫 名績橋成之後一月庚申朔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5

回帖

39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05
发表于 2025-8-23 13: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8-23 14:25 编辑

                  象州知州東厓程君墓志銘
   前象州牧東厓程君,以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丁己卒於靑州謫所。旣逾年,將遷柩歸𦵏於渭南之原。叔子廪生以恬,奉兄命謁余,乞墓銘。余與君生雖同里,而相識則自山左始。君久官於東,嘗以鄉後進之禮。禮先君,其會試座主,孫劉介三公,皆余師也。因得以同門兄事君,後遷官於嶧、於浙、於粤西,乃以微眚坐謫靑州。不相見者,八、九年,而君竟死矣。追維久故,又傷君坎𡒄之,與我先君同也。其又忍以不文辭乎?君以進士起家,知利津縣者。十四年,於樂陵同郡相近,又嘗捐修邑志館。余于衙齋者數月,備知君約巳裕民,不屑俗吏,亦不爲矯激。近名之政,而民自安。而化之後,更三任,皆不久。余亦未及見所施,爲卽被議,獲譴之端末,亦不得其詳。然以君志節皦然,卓著聲績,何竟致慈母之投杼乎?君莅利津之年,值大風霖潦,海溢四十里。城幾,沈君親履勘災請賑,未及報可,而冬寒民飢道殣,往往而有乃徑,開倉出穀,按户散給後,奉文許以錢代穀,而邑倉己空竭矣。上官疑之,密委訪察至再三,而民之得穀者升斗,皆足頌聲四溢。上官反怒爲喜,益以重君矣。用法平恕,多哀矜之意。嘗語余曰:“某每私念受杖者,數過三十,則痛苦益劇。故生平未嘗決滿杖焉”。嗚呼!天地之德,不能捐霜雪。聖人之治,不能廢刑辟。然盎然,生意卽寓于肅殺之中。仁人君子之用心,不當如是耶。及改築新城,役久工鉅,而民不知疲。其寛恤,大抵然矣。謫居以來,距利津二百餘里。邑民歲以役車至靑,必叩閤求見。賫食物以獻,不可却。其卒也,多有奔弔賻助者。則愛戴之誠,去思之永,政成於久任者可見。
   君系出河南程氏,爲伊川先生二十八世裔孫。祖映辰,愿樸好善,每舉良心二字訓子孫。家臨驛路,建亭施茶,以濟喝者,至於今不廢。子璧昌,卽君考配張氏。兩世皆以覃恩,勅贈文林郎;妻並孺人。人皆謂善人有後也。
   君諱士範,字仲模,一字東厓,乾隆十二年舉人。又四年,成進士,歴任利津及嶧縣知縣,部推浙江安吉州牧,改選知象州,階從五品。其在東,署同知者。四分校,鄉試者一,議敘加級者三。型家守官,恪勤無忝。好賢樂善,而枌榆之誼尤厚,余其一也。卒之年,六十有九。先是靑州守聘主松林書院講席,叔子以恬循例就謫籍應試,爲益都廪膳生,好學有文,將益大其門矣。君娶石氏,封孺人,先卒。子四:長以引捐,授從九品。次雄儲,早卒。次卽以恬。次側室出,以檢。女二人,婚嫁皆士族。嗚呼!君與我先君,命纏磨蠍,同逝水之無歸。而君獨得反𦵏先隴,遂邱首之仁,則視先君爲優矣。余之銘君,益哀愴不能自巳焉。其葬以年月日,襄事系之。銘曰:
   親民民親,乃民牧長子孫兮。久閔鞠忍,朘其膏哺,以穀三遷晉秩。曁南服颶,母(毋)沉舟、車折軸,東人却喜公來。復靑社,臯比掌教。讀遺黎,問訉走,相逐人阨天窮乘化。速堂坊,許奠家山麓。神戀桐鄉,報享肅。樵漁童叟雜歌哭,吾衰才盡管纖秃,綴文刻石瘞陵谷。嗚呼!腹痛言在夙君,歸我留終碌碌。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洛間山人文鈔》

        作者:[清]薛寧廷撰
        版本:清刻本、卷二、第88頁、2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5

回帖

39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05
发表于 2025-8-23 14: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8-23 14:35 编辑

    題戴匡居,即泉婆精舍。陽羡杜,諱汝用題額。客至戴匡居,未識名居意,斯言本天官,嘗見於史記。文昌有六星,𨇠於北斗内。望之圓若匡,下照讀書地,載形在台垣,所司為禄位。庶有列宿,精兆應文明。世猗嗟我,士翁系屬伊洛裔,謂程士範。先軰開舘,禮英賢。庭多璠璵器,翩翩玉筍,枝聨鑣取科第,更羡彼同學。風雲一時際,斯地值先年。此名殆無愧遐哉!陽羡君,落筆有深義。倐忽六十春,中歴㡬興廢。余雖生已晚,青雲竊有志。朅来兹堂中,相視如夢寐。從遊暨後賢,前修良足企。惟期勉輔仁,以文常自會。樓髙皓月近,居有近月樓。宣城黄雲鶴,書折桂亦云。易淸風正徐来,松色四山翠。相顧啟𥦗𣠄,引杯歡共醉。星月逈交輝,看向中天麗。矯首發狂歌,浩然吐奇氣。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松華堂集》

        作者:[清]方學成撰
        版本:清乾隆松華堂刻本、卷一、第180頁、68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松華堂集》

        作者:[清]方學成撰
        版本:清乾隆松華堂刻本、卷一、第179頁、6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5

回帖

39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05
发表于 2025-8-23 14: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8-23 14:59 编辑

                         公孫橋記
                                    王元啟
由嶧縣臺莊而南六十里,地名澗頭集。集西南半里許有河,曰泉河。東西兩涯,實爲臺莊,赴徐州必由之道。其水出黃邱山南,西流而北注,至此凡十五里,黃邱之南。又有庫山羊蹄羯子,諸山之水皆注焉。常時涓淺,欲涸行者,可以布武而過。故雖居孔道,無橋梁以濟行人。然而霖潦時,降諸山之水並發交滙,漫溢田廬,往來者阻絶兩涯,歲以爲病。雍正元年(1723年),故內閣學士徐公,爲兖甯道僉事,道經于此,慼然傷之。于是,始有建橋之議。徐公首出俸錢爲倡,屬嶧縣丞黃之瑞募諸好義之士,共襄之。成於二年八月,公自爲記。名之曰:“潤頭橋”。歸勞黃丞,不尸其功土之人皆曰:“是橋之創,徐公之功也”。其何可沒,乃別樹一碑,大書曰:“徐公橋”。人以徐公稱之,不知其名澗頭也。其後橋壞不修,歲以圯剝斷石,碁布河中。行者,蹴石跳踊而過。葢其廢,又二十年餘矣。今中丞以閣學之孫,出撫山左。有渭南程君士範者,爲利津令。十四年,不調。中丞獨心賞焉。調知嶧縣,君以道路橋梁,爲政之所必先。又知中丞之欲,永斯橋也。出其用,餘之俸,親詣橋所,庀材鳩工,不數月告竣。土之人又曰:“此非程君之功,先閣學之遺澤,中丞實延之”。又別樹一碑,大書曰:“公孫橋”。人益不復知有他名云。於是程君,巳陞浙江吉安州知州。將候代以大書來請記於元啟。元啟,舊游閣學之門,于中丞忝一日之長,執筆以記公之世德,葢所樂爲。而程君于元啟,又同年友也。于其請,不可以辭,乃爲記曰:“橋跨泉河,東西其長,百有二十尺,高十五分。其長之一,廣十二分。其長之一,釃水爲七,築墩六座。墩如橋廣之數,而南北又各加其二焉。其石取材於舊者半,伐諸近山者半。功始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初三日,越明年三月十一日落成。凡役夫一萬二千三百,費錢八十四萬。徐公諱湛恩,公孫名績橋成之後一月,庚申朔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9-1 01:36 , Processed in 0.1603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