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9|回复: 0

《耀华寻根修谱心语》2006年10月19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国酒都程耀华 于 2025-8-30 19:05 编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828/13/29480152_1160212435.shtml

《耀华寻根修谱心语》2006年10月19日


关于修谱,各位老师在QQ群上发表的观点,都说得非常有道理。
修谱确实是一件需要严谨与尊重并存的事。
即:
修谱本身就是对家族历史的梳理与传承,严谨是底线,尊重则是维系各支系和谐的关键。
修谱者首先应该要修好本支系家谱,才能打下扎实基础,这是立足之本修谱的根基所在——只有立足自身、夯实基础,才能在交流中更有底气。
而对待其他支系记载时的审慎与包容,更是“敬宗睦族”初心的体现,毕竟每个家族的传承都有其独特背景,盲目指责只会消解修谱的意义。从而在修谱中得到了启发,让这项凝聚家族情感的事业更有序、更有温度。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在风云变幻的朝代交替中,对于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记载,国史与各地方志中记载历史事件与人物有限,也不可能全部完全记载。可以说,国史、方志中记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记载还不到万分之一。
而各姓(族)支系的家谱记载,是一个姓(族)支系一脉传承名讳及历史事件与人物系统的完整祥实记载!
因此,在每姓(族)支系修谱中,对于国史、地方志以及宗谱、汇谱、总谱、支系谱、家乘、家谱~~等对于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记载都各有侧重。
不论那一个姓(族)支系的家谱,作为家族血脉传承的直接记录,其原根记载,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记忆与情感,理应被珍视。
在修谱中,关于除了从本族(支系)始迁祖至下的一脉相传世系,同时有的族谱还记载着受姓祖以及一脉相承的祖人名讳。
这里想说明的是:
各族(支系)有的原根记载已经几百年了,当今的修谱人应该尊重的基础上采用。
当今有的人修谱,对原根记载存疑,甚至攻击,有的姓(族)支系修谱,更为严重的是:质疑自已的始姓祖与一些历史事件人物不实!说国史、方志上没有记载而否定自己的始姓祖和原根记载!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的文化认同。
修谱人对待其他支系的世系传承记载,保持尊重尤为重要。在没有充分研读、弄清对方原根记载的情况下,决不能随意去指责,更不能红口白齿糊言乱语!攻击伤害!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误解,也违背了修谱中“敬宗睦族”的初心,严重影响团结!
毕竟,每个家族的传承脉络都有其形成的背景,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审慎,才能让修谱这件事更有意义。
各位老师执着修谱的精神,大家都很敬佩。但是,有一些修谱人的发表真的观点,使大家都无法接受!
我们今天修谱,一是要查国史及方志的记载,同时更要尊重族谱中的原根记载。
作好一个修谱人,请你首先要把自己(本支系)的家谱修起来,连自已(支系)的谱载都没有,你何谈修谱。
我们修谱,是要团结族人,振兴家邦,而不是破坏团结。
修谱人与修谱人之间,
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肯定,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其他的宗亲世系原根传承,要尊重。
千万不要在没有弄清、或没有读懂别人(支系)的原根记载肘,就去指责,糊言乱语去说别人(支系)的原根记载不对!
个人理解或认为有存疑,可以私下与其勾通,切不可进行质疑甚至攻击,有失一个修谱人的身份。
----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海涵!不参与无聊的讨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私奉献,宁静致远。
厚德载物,四言箴律。九思立德,天人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9-1 01:35 , Processed in 0.1565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