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958|回复: 7

程承议:程氏世谱序

[复制链接]

33

主题

176

回帖

6209

积分

版主

积分
6209
发表于 2019-12-15 2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 处士承议

程氏自新安太守元谭公留居郡城,历梁陈讫唐,代有显者。谱牒相传,灿如日星。迨巢孽肆毒,四海为墟,篁墩宗族逃难解散,由是宅宇为贼伐毁,谱牒几于灰烬,南支北派,远莫可稽;右穆左昭,竟难详考。岩将淘公大为是惧,乃于枕戈之暇随手登录,辑为世谱一编,所以明宗系于既往,叙族属于将来,亦既勤且急矣。惜乎时事方殷,搜访弗暇,忠壮以上阙而不载,其心岂自以为足哉,要深有望于后人讲求而增辑之耳!
承议无识,不足以缵成先志,溯厥世次。曾大父允于岩将为同祖兄弟,大父每道东密事历历可听,故私怀感激,欲罢不能。不能遍访同宗,至历年天禧戊午岁,族叔蕡以一幉见示,启而观之,乃曾伯祖洎公之手泽也!辞语虽或少文,世系颇为详细。自周伯符公以来,靡不备载。岂先世家藏为洎公所收,逃难之时,因挈以去,而淘公又未得以见耶?幼尝闻诸大父曰:洎与淘为同产,唐末归篁墩,最长于诸房,因悉召父兄子弟共饮,遂言:“我姓来江东将五百年,支派散漫,布满南国。本宗记录旧无排行,以致昭穆混淆。今篁墩四祖共承谘议余烈,以后子孙宜用‘承’字冠于名上,以相表示”。按如此说,则洎公之归日为淘公及没之后无疑。而谱之上止于忠壮公者,良以访之未博也。苟不会而辑之,则淘之编日以行,洎公所藏日以逸。
犹之人焉,保夫四体而去其首,将又谁戴也;犹之木焉,沃夫枝叶而断其本,将又谁附也。若是,则程之世德不将息,委诸草莽乎!用是痛心,卧而不寐。穷尝仰诸公,当扰攘之际,犹能留心谱系诏我后人。况今遭休明,安居逸食,先集之图雇置,诚所谓厥父播厥子弗肯秩,其得罪于宗祖,于后人岂浅浅哉!因不自揣僭,取诸谱而会通之,如洎如淘,均弗敢遗,且增以近代名讳,为程氏谱七卷以传。嗟夫!谱者,家之世籍,而德者,家之世业。知守其谱而不知修其德,是犹举世业弃之,固守其空籍焉,其不为世所笑者几希!
庆历三年岁次癸未夏五月上澣日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3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9008
发表于 2019-12-16 10: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谱我们没有收集到,可能太早了,已经无存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76

回帖

6209

积分

版主

积分
620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10: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收集到,珍公几子之争就能尘埃落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99

回帖

138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88
QQ
发表于 2019-12-16 2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洎儒淘,均弗敢遗……”之中的“儒”字是否属于输入有误?会不会是“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76

回帖

6209

积分

版主

积分
620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2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业磊 发表于 2019-12-16 21:05
“如洎儒淘,均弗敢遗……”之中的“儒”字是否属于输入有误?会不会是“澐”呢? ...

应该是如洎如淘,输入失误,多谢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60

回帖

25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81
发表于 2024-5-7 13: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承议 是哪个门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60

回帖

25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81
发表于 2024-5-8 01: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最早的谱系是庆历年间( 1041—1048) 程承议
纂修的《程氏世谱》7 卷( 简称承议谱) 。明代人很少提
及承议谱,程敏政在《谱辨》中记程祁世谱“附载承议公
之言”②。可以肯定承议谱在明代已无存,程敏政是在程
祁世谱中发现“承议公之言”( 应该就是程承议的谱序) 。
后来出现程承议署名的《程氏世录序》,应该是辑自于程
祁世谱。据谱序称,其谱系既有自得姓祖以来的氏族谱
系,“自周伯符公来,靡不备载”,又有更详尽的行褒公以
下黄墩四祖至承字辈“近代名讳”的本宗谱系③。说明
承议谱已经采用了中原文化的氏族谱系,记录本宗的世
系关系,开始具备了完整的徽州宗族谱系结构。
真正奠定徽州程氏氏族谱系构造的是景德镇人程祁
于北宋元丰至绍圣年间( 1078—1097) 完成的《程氏世
谱》30 卷( 简称程祁世谱) 。程祁世谱虽上承承议谱,但
并非简单的抄录,而是其花费十余年独立完成④。程敏
政也认为程祁世谱行褒以下的谱系是以其“见闻相及”
为根据⑤。程祁世谱构造了一个自得姓祖至五代祖完整
的程氏谱系,“起得姓之初而终于五季,其间系次分合,
履历详简,最号精密”⑥。其谱系追溯得姓祖,以仕宦显
世者为中心连缀而成,“盖祁公所纂,按诸史而为之,故
于迁居诸路仕宦显名于世者为详”⑦。它既有唐以前古
谱的特征,也具有“详于亲系”的近世谱特征,构造了唐
末至五代的黄墩四祖八派谱系⑧。元季开化龙山上湖房
程斗评价程祁世谱“所详者”仅其“亲系耳”⑨。与程祁
世谱同时期的还有河西房程璇谱 15 卷,明代已失传,元
人所见的程璇谱似与程祁世谱相接近,“璇公所编乃新
安内史( 即程灵洗长子程文季———引者注) 一房的派子
孙”瑏瑠,也是详于忠壮公长子一系。因此,无论程祁谱还
是程璇谱,都还不是以地方名族为本位的谱系,而是以神
祖忠壮公为中心的黄墩氏族谱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60

回帖

25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81
发表于 2025-8-23 13: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氏家族自从新安太守元谭公留下来居住在郡城以来,经历了梁、陈直到唐朝,一代代都有显赫的人物。家谱世代相传,辉煌如日月星辰。后来因为黄巢叛乱,天下动荡,族人四散逃难,篁墩一带的宗族分崩离析,宗祠宅院被贼寇焚毁,家谱几乎化为灰烬。南支北派,已经难以考证;昭穆秩序,也无法详查。岩将淘公对此深感忧虑,于是在战乱间隙,随手记录,编成一部世谱,用来明确过去的宗系,记叙族属,传之后人。他既勤奋又迫切,只是时局动荡,难以周全搜访,忠壮公以上的人物多未能载入。他心里怎么会认为这样就足够了呢?只是寄望于后人继续搜集、增补罢了。

而我学识浅陋,难以继承先人的志愿来溯源世次。曾祖允与岩将淘公是同祖兄弟,祖父常常提起东密旧事,叙述得清清楚楚,我心中感激而不能释怀,想停下却不能。由于不能遍访同宗,直到天禧戊午年,族叔蕡拿出一卷让我看,打开一看,竟是曾伯祖洎公的亲笔手泽!虽然文辞未必华美,但世系记载得颇为详细。从周伯符公以来,一一都有记录。想必是先世家藏之谱被洎公收存,战乱逃难时随身带走,而淘公未能见到吧?我小时候曾听祖父说,洎公与淘公是同胞兄弟,在唐末迁居篁墩,年长于诸房,曾召集父兄子弟饮酒,并说:“我程氏迁居江东已有五百年,支派繁衍,散布南方各地。本宗旧无排行记载,昭穆次序混乱。如今篁墩四祖同承谘议公之余烈,以后子孙应在名字前加‘承’字,以为标识。”依此推测,洎公归篁墩的时间,必在淘公去世之后。至于谱牒只止于忠壮公,是因为搜访不够广博。如果不能合并两部家谱,则淘公所编的逐渐流传,而洎公所藏的便会失传。

这就好比一个人,若只保全四肢而失去头颅,还能戴谁为主?又如一棵树,只滋养枝叶而断绝根本,还能依附于何?如此下去,程氏世代积累的德行岂不是要埋没在草莽之间吗?因此我深感痛心,常常夜不能寐。况且先辈们在动荡之时尚能留心家谱,昭示后人;如今太平盛世,生活安逸,若对先人遗留的谱牒弃置不顾,就如同父亲辛苦耕耘而子孙却不愿收获,这在宗祖面前是大罪,在后人看来又岂是小过?于是我不自量力,取两部旧谱加以会通,洎公、淘公两支都不遗漏,并且增补近代人名,编成《程氏家谱》七卷传世。

唉!家谱是家族的世代籍册,而道德才是家族的真正基业。若只知守谱而不知修德,就好比抛弃了真正的世业,只守住一张空籍册子,这不被世人讥笑的几乎没有啊!

庆历三年(1043年)夏五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10-14 10:10 , Processed in 0.1567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