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145|回复: 1

與太守河汾王公文明論世忠廟産書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81

回帖

719

积分

版主

积分
719
发表于 2019-12-31 2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與太守河汾王公文明論世忠廟産書

 休寧諸生程敏政齋沭裁書頓首再拜侍御太守王公執事:僕自府下奉别之後,即與諸族人會譜,以七月一日鋟梓起工,參訂校勘,無一日之暇,迨今已四踰月,次第將完,而譜後文字尚未刋也。弊族之會者,近則一郡六邑,逺則徳興、樂平、浮梁、貴溪、開化,共四十四支,子孫之見在,可以叙昭穆者踰數千人,皆出晉新安太守元譚公、陳将軍忠壯公後。蓋宋元以來,家自為譜,莫能相通,今藉先世之靈,幸而告成,擬奉斯譜,躬率諸族人拜太守公墓、奠忠壮公祠,然後給譜而散立石祠下以告後來,俾知我太守、忠壯二公之遺烈不冺,胤嗣蕃昌有如此者。間因編刻之暇,考及上世之事,乃知太守公墓在向杲,嘗一見侵于元季,得裔孫休寧汊口自得者以金幣復之。又一見侵于國初,得裔孫婺源髙安達道邦寜者以寳鏹復之,具有緫管虚谷方公修復之碑,及樂平歙東族人徃返之書可證。忠壮公祠在篁墩,當宋之季,得裔孫休寧汊口端明公珌、會里樞宻公卓、大卿公覃、歙槐塘知錄公旂及僕先祖陪郭掌書公璋、將仕公瑜六人買地建廟,捨田供祀,召僧慶如,侍奉香火。當元之時,廟田為醫學提領范天錫所侵,得裔孫歙長翰山副使公思敬告官追復,禁約侵犯,嘗請道士程處訊奉香火,具有宋端平二年申狀及元泰定四年榜文可証。反覆考之,自宋以來,太守之墓、忠壯之祠,凡修復者,今方氏無尺寸之功,凡捐舍者,今方氏無尺寸之地。蓋今方氏自洪武初始為廟祝,依神之居,食神之食,衣神之衣,將近百年,而不思所以報神之徳,乃敢冐我程姓,鬻我祭田,又謂太守公之墓是其祖墓,意欲冺故郡之循良,蔑聖朝之祀典。亂常凟禮,莫甚於斯!所猶幸者,得執事下車之始,即以祀事為重,以表章忠賢為心,清明在躬,致神明有感夢之異,抉摘無隐,使小人服如律之辜,逺近傳之,無不稱快,而况前日舍田復墓之人,皆今次統宗會譜之族,一聞其事,莫不驩然,思拜謝于執事之前者。邇日以來,復聞方氏再有言于行臺,事或懼于中變,諸族人又莫不戚然,思進訴于執事之前者,夫以太守公徽郡循吏第一,事載郡志,其子孫原復墓税舊隷世忠廟中,今若使一抔之土属之異姓而不為之申理,則與世之傭人佃屋者何異?為子孫者,何以堪之?百世之下,繼綰郡綬者,又何以堪之?忠壯公有功於徽郡尤多,其大者如滅蜃妖以奠民居,禦侯景以全民生,名著史冊,沒受王封,其子孫原捨祭田、舊立世忠廟户,今若使巫祝妻孥入其户内而不為之屏除,則與世之餒鬼無嗣者何異?為子孫者,何以堪之?百世之下,有功桑梓者,又何以堪之?夫太守公墓税不歸于廟,則後日樵採孰能禁?樵採不禁,則其勢不至於盪平不已?蓋税旣属之他人,則興廢即繫其手故也。忠壯公廟户不正其籍,則後日私鬻孰能沮?私鬻莫沮,則其勢不至於盡絶不已?蓋人旣入于廟中,則事産即其已物故也。噫!以程氏先世體魄之所藏,烝嘗之所奉,廟祝一夫,侵之有餘,子孫千人,復之不足,仁人扼腕,行道傷嗟!然僕逆知其决不至此極者,以執事在上,既正其始,必成其終。念甘棠而罪其剪伐,覩喬木而矜其雲礽。舉錯一行,人神胥慶。而執事隂隲之厚,祿位之隆,子孫之盛,有不可以言賛者矣!弊族人雖所居有别州異縣之不同,然雅聞執事以慈祥愷悌之心布忠厚寛大之政,皆欲一趨府下望顏色,候起居,祝千百嵗壽,以福吾民,以謝盛徳,以徼惠於上世。僕不佞,輒敢以書先之。若太守公墓税當入于廟,忠壯公廟田當正其户,此本執事所具知,何待僕之贅言?而中不能不有言者,尊祖敬宗之念,人心所同,天理民彛所繫,非敢有私請,計亦長風化者之所樂聞而不拒者也。干冐威嚴,不勝悚仄之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43

回帖

244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4
发表于 2025-7-29 01: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太守河汾王公论世忠庙产书》现代文翻译

休宁的儒生程敏政,在沐浴斋戒之后,谨以手书叩拜太守王公:

自从在府中辞别您以后,我便与本族人一起编纂家谱,从七月初一开始刻板动工,日夜参校勘订,没有一天空闲。至今已经四个多月,谱书的主体已经接近完成,只是谱书最后的文字尚未雕刻。

我们程氏这一族,近的分布在本郡六个县,远的有德兴、乐平、浮梁、贵溪、开化等地,共有四十四支。能够列入昭穆系统的在世子孙,已有数千人,皆为晋代新安太守元谭公、陈将军程忠壮公的后裔。

自宋元以来,各家各自修谱,无法贯通互通。今天承蒙祖先在天之灵,幸得告成,我们打算携带族谱,亲率族人拜谒太守公的坟墓、祭奠忠壮公的祠庙,然后分发族谱,并在祠庙下立石碑告知后人,使他们明白:太守公与忠壮公的伟业并未湮没,后代子孙昌盛至此,实乃祖德所赐。

在编刻过程中,我顺便考证了上代之事,才得知太守公墓在向杲,曾于元代末年被侵犯,是其后裔、休宁汊口的程自得以金钱赎回。又在明初再度被侵,是其后裔婺源高安达道邦宁出资赎回,且有虚谷方公的修墓碑记,以及乐平、歙东族人的书信往返为证。

忠壮公的祠堂建在篁墩,在南宋末年,由后裔休宁汊口的端明公程珌、会里枢密公程卓、大卿公程覃、歙县槐塘的知录公程旂,还有我的先祖陪郭掌书公程璋、将仕公程瑜等六人共同买地建庙,捐田供祭,并请僧人庆如奉香火。元代时,庙田曾被医学提领范天锡侵占,是后裔歙县的翰山副使程思敬出面控告,官府追回庙产,并禁止他人侵犯。当时还请道士程处讯奉祀香火,宋端平二年申状和元泰定四年榜文均可为证。

经我反复考证,自宋朝以来,无论太守公墓还是忠壮公祠,每次修复和捐献,今方氏一族都未曾出一寸力、一寸地。现今方氏自明洪武年间开始担任庙祝,长期居住在神庙之中,享受庙产,不思感恩报德,竟敢冒用我程氏的名义出售我族的祭田,又妄称太守公墓是其祖墓,企图抹去这位循良太守的历史功绩,亵渎朝廷的祭祀制度。这种混乱礼法、颠倒伦常的行为,实在是极其严重!

所幸的是,您刚刚上任,便重视祭祀之事,心怀表彰忠贤之意,清明自守,感动神明,梦中显异,明察秋毫,使奸邪受到应有的惩罚,远近传颂,人人称快。何况当年捐田修墓的人,正是此次统宗修谱的族人,他们一听此事,无不欣喜,想当面向您致谢。

然而近日又听说方氏再次向巡按官员进言,族人忧虑事有变数,纷纷想再次向您陈情。要知道太守公是徽州第一循吏,史志有载,其子孙按理应继续承担祭祀与墓地税收,若让祖坟的一抔黄土归于异姓而无人为之申理,那与普通佃户被夺屋有何区别?子孙怎能接受?后世继任郡守者,又怎能接受?

忠壮公对徽州功绩尤多,如平蜃妖以安民、抗侯景以保生灵,名列史册,死后受封王爵。他的子孙原本捐献祭田、设立庙户,若如今让一巫祝及其妻儿入其户中而不加清理,那与饿鬼无后有何区别?子孙怎能接受?百代之后,那些对故土有功者,又怎能接受?

若太守公墓地不归属祠庙,后人谁能禁止其被砍伐?若无法禁止,其后果恐怕是被夷为平地。因为田地一旦归属他人,废兴就操之他手了。若忠壮公的祠户不加整顿,将来私自买卖谁能阻止?一旦不能阻止,其后果恐怕是香火断绝。因为既已入住庙中,自然就将庙产视为私有。

唉!我们程氏祖先体魄所藏、香火所奉之地,竟然被一个庙祝之人侵占得有余,而数千子孙却不能挽回,仁人义士见此,不禁扼腕叹息!

然而我预料事态断不会如此恶化,因为您主持政事,既已端正开端,必将善终。如甘棠被伐,人们仍会感念其德;如乔木苍苍,自会怜惜其后嗣。只要您稍作举动,人神同庆。

您厚积阴德,仕途显达,子孙昌盛,实非言语所能称颂!虽然我族人散居不同州县,但久闻您以仁慈宽厚之心施政,皆愿前往府衙拜见,祝您千百岁寿,感恩盛德,以求庇佑祖先。

我才疏学浅,冒昧以书奉呈。太守公墓地应归祠庙,忠壮公祭田应正其庙户,这是您早已知晓之事,何必等我多言?只是我不得不说一句:尊祖敬宗,是人之常情,也是天理和社会纲常的基础。并非为私情请愿,而是道义所在,是治教之士所乐见的言论。

冒犯威严,不胜惶恐之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21 02:59 , Processed in 0.1531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