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楼主: 程远辉

民国阜阳县志程氏

[复制链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8-24 0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8-24 09:40 编辑

  程鳳三,字東河,清道光時優廪生。事親至孝,見母怒,必長跪,婉詞勸解,至母色霽而後。已一生,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太平天國之役,協助清軍守衛阜城,因功保薦知縣。歴任鳳陽池州府學教授、定遠建德、歙縣績溪教諭、宿州學正。奬掖後進,嘉惠士林,所至有聲。清廢科舉,設學校,充任阜陽聚星高等小學堂監督。光緒季年,重遊泮水,著有七律二章。陽春白雪,士大夫爭相唱和,一時傳爲佳話。晚嵗,猶致力桑梓,好義急公。潁州知府曹太史霞屏,曾以義著鄉閭,匾額旌其門。年八十四嵗,壽終。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阜陽縣志續編》

     作者:[民國]南岳峻[民國]郭堅修[民國]李蔭南纂
     版本:民國三十六年石印本、第231頁、1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8-24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8-24 09:42 编辑

程其煊,增生,以五百緡置祭田;又以五百緡,爲家塾費。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阜陽縣志續編》

     作者:[民國]南岳峻[民國]郭堅修[民國]李蔭南纂
     版本:民國三十六年石印本、第207頁、1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8-24 0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8-24 09:53 编辑

  程溶,字安波,號西崖,嵗貢生。先世居歙縣,因與劉攷功婣盛,於清初蒞潁,遂家焉。至溶,已三世。生而慧,讀書一日數行。年弱冠,採芹食,餼文名藉,甚工詩。與劉澤菁、連鼎彝,稱三友。中年,立一星社,與唱和者,皆一時名流。其答客論詩云:他肉裝身無血性,爲花翦綵之生機。寄語江南老詞客,詩家三昧賞音稀。宗旨可知。晚嵗,汪瑟庵督學試,潁猶以老才子。目之生平,和易近人。八旬後,與連、劉,先後重游泮水。頗多著述,有手編《耐寒齊詩鈔》,刊行於世。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阜陽縣志續編》

     作者:[民國]南岳峻[民國]郭堅修[民國]李蔭南纂
     版本:民國三十六年石印本、第212頁、1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8-31 0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8-31 16:04 编辑

               程穉周
  程恩普,字穉周,入民國,以字行。清長江水師提督,謚“壯勤”公第六子。性況静忼,爽有俠氣。弱冠入安徽武備練軍學堂,與柏文、蔚烈武、盧鏡、寰時佛、廖烈士少齊、楊國弼、希悦等,相友善。在安慶,倡攺革,應者踵起。安徽之有革命組織,自此始。嵗乙巳,東渡入東京同文書院,適同盟會成立,數謁總理於横濱。總理與語,深器之。命與孫毓筠,少侯同主皖省革命事。留日皖同志,每有集議,或使人入内地,其資斧概由穉周獨任,多寡無恡。惜旋奉命返國,有所運動,以“同盟會”名稱,爲清廷所深忌。各省多有另立識别者,請於總理,改稱淮北各縣之組織,爲“安仁會”總理,親授以圖記,並爲訂規約便呼。應於時,壯勤公開府長江,全部水師及建威、建安、飛鷹等軍艦,皆在轄下。穉周於海軍,既多所結納。而南京新軍軍官趙聲、伯光、柏文蔚、冷遹、雨秋諸人,尤與宿契。丙午,偕吕蔭南、王允仲諸同志,赴東京復命。適安徽同鄉會改組,實即革命黨與反對黨之争,與王揖唐等,衝突頗烈。是年冬,復奉命與毓筠及權道涵養之叚澐子祥、張滙滔、孟介等,遄返南京。謀與趙柏共舉義旗,孫權叚三人入城,爲緹綺識破、被拘。穉周與滙滔在下闕聞訊,知事敗,亟相約各返内地,廣播革命種子,以待時機。迨至潁,即倩中表吕濟川設益智書局,爲安仁會總機關。一時,志士劉幼山、甯隽元、李靖宇、甯少清、張錫三、程旭亭、陳子貞等,多人相率加盟。淮北此時,始有革命黨矣。已而地方興辦自治,穉周被舉爲董事會總董。又創商會,被舉爲會長。倡辦團練自衛,隂以兵法,部勒群從。自教育界以至商民團警,莫不翕然從之。熊烈士成基舉義,安慶方謀響應。而熊敗,其部將王烈士品超,阜人也。潛回里,官廳將捕,穉周隱資之以行。是時各省同志,凡皖北取聨絡者,胥由穉周欵接資助之。自丙午迄,辛亥無間。武漢首義,甫得訉,而郵電遽梗。傳聞多異詞,因派國弼及余化南,南下通聲氣旋。於國暦十一月十七日,召集同志大會,於阜邑之農學堂,宣佈潁州獨立,推穉周爲國民軍軍統,濟川爲参謀長。子貞、蔭南、少清、靖宇、旭亭、錫三、方墨林、胡謙、馬林、張誠軒、薛少舫、張峻嶺、吳少卿等,皆與焉。知府長紹,聞訉棄城遁。知縣胡汝霖,尋亦竄去。軍政權,遂悉歸掌握。未幾,滙滔自壽率淮上軍至潁上。穉周往勞軍,並商會師北伐大計。穉周主直趨京漢,扼清兵南下道。而壽人徐某,獨説滙滔以潁屬殷富盍,先厚集餉,糈而後行。滙滔入城,徐某又從中構釁。人心洶洶者,多日。穉周知其謀益,與張推誠見滙滔,卒亦爲之。渙然然,穉周終以緩進非計,且足授敵以隙。既命甯隽元率隊,光復太和。以濟川少清等,留守郡城。而自與介弟孝周,率軍畧定涡陽。涡人王善、繼孝甫等,率縣衆以迎。旋移師赴亳,亳人聞風來洽,願效涡人。郊迎事詎,駐亳清軍統領李竹明,既已輸欵。遽聞倪嗣冲,率清兵大隊將來潁,乃變計陽循。亳人意迎穉周於溜子集。比至,竟出伏兵,狙擊我軍。倉卒應戰,且衆寡相懸。幸孝周指砲兵發砲,多命中,乃與血由相搏數小時,是役總計陣亡象宦、齊棟臣、排長齊元書、記官甯文明、丁開有、砲兵正目來德廣、步兵正目李仲三、咸懷玉及士兵五十四人,傷倍之。同時得嗣冲軍,抵潁合圍之訉,知滙滔,待援急,乃疾引兵而南。孰未至,而城陷,滙滔縋城去,殘部被俘五百餘人,悉遭嗣冲駢戮。於是,穉周知事不可,因留置部屬於中流村,親赴寜皖請。已而南北和議成,嗣冲在潁,仍用清廷職銜,擅專行政,不奉民國正朔,省府政令不能及。蔭南、旭亭及名宿邢元偉、少潢,乃至太和同志、高亞東等,紛電南北,糾劾袁世凱。始調豫,邉督辦顧倪,盤踞不去,如故。且在地方,肆意捕殺黨人。穉周所部敢死隊隊長李棟、叅謀吳殿元、聨絡員余化南、張東魯、参議劉永祥等,先後被害。即倪部砲兵管帶于九峯、秀山哨官,叚其濱汀村於盧鏡,寰軍進攻潁州之役。曾受靖宇運動者,亦皆被誘殺。疾捕靖宇,靖宇越垣跳而走。然其田廬及其季父雲卿家産,皆籍没。先是孫毓筠,任皖督。穉周,適以請兵留省。两人交素摯,因以淮北國民軍司令長相委,並指定潁州爲駐地。穉周以統一既成,兵多徒苦吾民。且謂吾黨起兵,原以救國救民爲宗,趣勢位富厚寕。真革命者,所措意,遂堅辭不就。更斥私財,解散部屬,僦居上海。與蔭南及蒙人張秋白等,從事新聞事業。嵗癸丑,湖口戰起討袁軍,先後摧敗皖籍党人,亡命滬濱者特衆,十九難存活。凡與穉周有舊,或確爲革命受累者,輙出資濟拔。雖稱貸典,質所不辭。袁世凱與穉周,有世姻。誼屢囑戚友,示意延攬,穉周深閉固拒。若將浼已者,其嚴順逆之辨。如此帝制發生,穉周憤甚。而於毓筠之變節,附逆无銜之刺骨。適参議員丁象謙,六皆來滬,共策討伐。穉周乃鬻地産五萬元,密設淮北討袁軍辦事處,於上海法租界永樂里五號。靖宇、少清、錫三及堂弟夢五,佐其事。分派多人潛至皖軍内部,運動反正同志。程殿振等死事者,十一人,正擬大舉。世凱忽自斃,黎元洪繼任。派員至滬,給貲遣散討袁軍各機關。海上各秘密組織,多列册報領,穉周獨分毫不取,且引爲奇恥大辱焉。穉周舊多病,頻年奔走,體愈衰,家産亦且蕩然。至是外憤軍閥之專横,内痛党人之腐化病,益不可支,遂作長期休養計。然每遇重要事變,無不以極嚴正之党員,態度悉力以圖匡扶,從不計及所私。北伐完成,中央諸老同志知穉周窘狀,有欲爲之地者,輙謝曰:犧牲爲革命党之本分,若望報償,與術工、投機者,何異?穉周不忍爲也。九一八事起,國難日深,穉周憂憤不已,病寖劇。八一三後,僵卧床第者數年。欲歸不得,竟於民國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以嘔血症,逝於上海法租界蒲石路寓次,卒年六十一嵗。遠近知好,聞耗莫不太息流涕,亦足見其行誼感人之深矣。穉周平居和易,能容物。然風節高騫,胸有陽秋,衡量每不差銖黍。其於反革命份子,始終落落不稍。通假不啻中,有鴻溝焉。國民政府主席蔣公介石先生,故人也。在渝聞訃,即以航空快函,寄輓言“耆德舊勲”四字。地方尋在中山紀念堂,開會追悼。党政軍各首長,暨農工商學各界,乃至辛亥革命諸老同志,出席者以數千計。會塲空氣,異常肅穆。公議鄉謚曰:“貞惠”。三十三年六月八日,國民政府明令褒揚。文曰:程穉周,早日参加革命,矢志忠貞。歴嵗馳驅,不辭艱險。辛亥之役,倡義潁州。促成皖北光復,勲勤卓著。民國後,留寓滬濱,淡泊自安,獨完清節。兹聞溘逝,悼惜良深。應子明令褒揚,用彰潛德,而顯舊勲,此令等語。其見重於世,如是謹按潁州光復記。潁州獨立,爲國暦十一月十七日。滙滔入城,爲二十四日。嗣冲陷城,爲十二月十五日,藉使潁郡無紛紜。嗣冲軍,且不至程與張,直趨京漢路清兵南下道。有梗大局情勢,當有逈乎不侔者,其關係豈僅在一隅哉!證諸故宫辛亥檔案,見故宫週刊第五十四期至七十期。辛亥十一月二十六日,收河南廵撫齊耀琳致内閣請代奏電。據倪嗣冲禀報,潁事経遇。而轉電者,又十二月十五日,收河南布政使倪嗣冲致内閣請代奏電報,告革命軍北伐先鋒隊盧鏡寰部,進攻潁州與嗣冲部血戰情形。又十二月初八日,收會辦剿撫事宜第一軍總統叚(段)祺瑞等,致内閣請代奏電,以安徽潁壽、河南光固、江北徐州,革軍進逼,促請清帝立定共和政體者,連署人爲姜桂題、張勲、叚芝貴、倪嗣冲、王占元、曹錕、陳光遠、李純、孟恩遠、靳雲鵬、吳光新等,四十六人。北洋將領全部在内,故爲廹清帝退位最有力之電報。其措辭如是,則潁州光復影響之大可想。又十二月十八日,收第一軍總統叚祺瑞等,致内閣請代奏電,更進一步威逼清帝退位。内有現在,全局危廹,四面楚歌,潁州則淪陷於革軍,徐州則小勝而大敗。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連署人畧如前電。另十二月二日,收直隸總督張鎮芳等,致内閣請代奏電,連署人爲两江两湖總督。豫魯皖晋吉等省廵撫,亦以徐州潁州事急,廹清廷立定共和政體,則潁州光復及盧倪作戰,關係全局之利害安危,固非片面之私言矣。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阜陽縣志續編》

     作者:[民國]南岳峻[民國]郭堅修[民國]李蔭南纂
     版本:民國三十六年石印本、第185頁、1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5-3 19:22 , Processed in 0.1477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