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73|回复: 4

先考行畧-程大中

[复制链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发表于 2025-3-14 21: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考行畧
    先考棄不孝大中兄弟四旬有九曰鄕人相屬致誄詞私諡曰端惠先生大中等深愳不克負荷越兩月哀迷少定謹陳述一二行事伏惟知先考者潤色而存之死且不朽
先考姓程氏諱坦字居易號兩峰系出伊川三十一世孫
元末文二公由英山遷黄州再遷至應城爲邑著姓
迨我高大父選功公曾大父陟巘公大父章侯公皆爲邑名諸生以儒行重一時太母陳氏生三子長卽先考也先考天性孝友見善勇  爲因事設規動合禮法少工制舉義能詩善草書以國子生四入棘闈不遇大母卽世遂絕意科目
油然爲善於鄕之人率而行之秩如也邑故多雜祀先考勸人易廟以祠易神以祖蜡臈祈禱於是乎在十餘年間鄕族有祠者以百數聞族人之搆於爭必風以義巳乃立族長一人族正四人戸直十二人直聽正正聽長有事告之祖立釋於祠終先考之世鮮有以疑牘千有司者置祠田族二十二人共捐釐爲六等以待族之老疾孤子於孝秀而貧者有加焉曰庶幾見善類  之多也畜輿馬以待賓客與隣里之嫁娶者出每徒步曰吾以屬吾體於勞也善飮酒多不逾五爵曰是亦節嗜慾之一端性嗜書至以一畝易一帙惟鬻父書者不取也酹其直歸之嘗失衣一篋官緝得邑南某人一訊卽服且曰程公正人本不忍偷向誤八耳先考憐其貧取所失物而遺之粟布偷兒爲流涕所直八非其罪者一人撫遺孤成立者三人贖良家子於賤者二人詳載年譜負責不償遂焚其劵者自章侯公以來率常有之嗚呼先考之於財非厚有餘也平居  大布之衣菜蔬之食詘然若不足遇人急難舉手救不遺餘力或一言出衆人爭勸於義未嘗有難色晚年沉潛宋五子書以隨事體認有濟實用爲要不務爲章句暇則抄撮宗譜討論祭法立義田會揭袁公世範吕氏鄕約爲族䣊先與人接終日危坐無俳諧之言惰慢之色性嚴直不能容人過退而未嘗有後言自族姓里閭至於鄕邑服義而觀善者垂數十年卒之日莫不涕泗相屬於道語及遺事惻然皆有不能巳於悲者先考生於康熙三十四年丙子十一月 亥時卒於乾隆十六年辛未六月初八日申時壽五十有六嗚呼先考負幹畧能文章鬱鬱不得意爲善鄕曲非素志也然嘗語大中等曰天下者鄕之積也爲善於鄕推之天下可也又言匹夫有善化及鄕人非徒善而巳有實心實事在又言居心莫若厚處事莫若直又謂古人於善必曰積積善卽孟子所云集義也鳴呼先考之志行可覩焉著有續酌古論說郛輯要兩峰詩草藏於家母樊氏少先考二歲
生子五長卽不孝大中娶周氏
次大和先娶吕氏繼娶胡氏  
次大恕娶吳氏
次大義娶朱氏
次大典娶吕氏女二一適樊氏一適張氏
孫男八有度有廉中出 有法義出 餘俱幼 男大中泣血述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在山堂集》、作者:[清]程大中撰、版本:清道光十五年忠耿堂刻本、卷八、第182頁、63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22: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妣行畧吾母姓樊氏外祖諱述無子吾母生數歲外祖卒慟不逮養歲時薦祭必敬必潔及歸先君子諸叔未析箸食指數十獨操内饋不爲勞先祖母陳孺人故嫺文史吾母事之以誠嘗謂曰汝不讀女誡而事事合節蓋天性也生大中兄弟及女兄弟七人皃時嬉戲必諭以正暇則舉里中賢達有後及古人孝義事所聞於先祖母者使書而識之曰汝曹能效此吾無憂矣居常静正無疾言遽色僕婢有過往往故聽之初  
不爲意然卒皆改悔無敢欺者先君子喜交游客至必盡欵洽大中兄弟旣長益復爲文社吾母時出酒茗餉客皆績棉所易物先君子不知也先君子疾病大中以禮部試滯京師及歸吾母羸弱僅能食粥糜先君子謂曰汝母不解帶三閱月矣將終屬無累以家事然吾母素習於勤紡績針紉之具未嘗去手所得錢物悉以給里嫗之貧者及大中以教職赴蘄州吾母欣然往州人士譚藝過從殆無虚日又定會課月二舉飮饌之外吾母每設餅果曰吾聞作文口  
源口皆出涕擕時果爲吾母壽吾母惻然語大中曰汝識之用以慰吾勤也諸生易感動如此吾母素健舉少疾自吾二弟三弟相繼早世小妹適張氏早孀憂戚漸衰然善自寛解屬子婦母夜哭時出達語慰勉之獨念外祖無嗣於蘄州歸之歲營祀田立石表於墓置酒相慶謂此世無餘憾也吾母素不喜備喪具曰此凶器吾不欲見之癸未冬偶病瘧飮食尙如平時一夕呼大中兄弟陳常所服用者手自檢擇  
謂吾殆將不起以此附於身可也旋果痰熱發背竟不起彌畱之夕明白順正歷敘平生顧大中語曰汝毋以吾故不出但好爲之遂卒吾母生於康熙三十六年戊寅八月十九巳時卒於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六月初二日酉時壽六十有七伏俟大君子哀其區區誌而存之死且不朽男大中泣血述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在山堂集》、作者:[清]程大中撰、版本:清道光十五年忠耿堂刻本、卷八、第184頁、63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2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弟相時墓誌銘吾二弟名大和字相時生於康熙五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卒於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三日時吾任蘄州學正聞訃遥哭不暇列行狀越二年祔先考葬於祖塋之側始爲文誌之曰相時天姿質實與之語恂恂若不足而至性過人事先考終日油然意有所向未嘗不知呼之未嘗不在側先考卒吾以家計客處四方去家逾旬月必圖一見時使人致酒果投吾所愛好未嘗少違也吾性伉直遇事不能濡忍或面責人過  
相時以微言解之無不釋然少修整喜潔所居手自洒拂一布袍十年不易如新出笥謹於祀事雖小節日必誠必敬如見其所爲祭者經理家政薪米瑣屑之務尺寸多寡隠有程度然寛而善下和緩而不迫故物盡其力而人不忍欺自子姪孺婦至於奴隸皆相得極歡相時旣殁而吾家庭之樂少衰矣先娶吕氏未幾卒以所餘奩資施茶於白馬廟行旅稱便繼娶胡氏無子以姪某嗣一女許字邑廩生萬邦治之子平生所爲文章不自收拾其遺稿僅有存者一以  
氣爲主而縱横馳騁奇而有法屢困童子試年三十四始充國子監生又四年而卒卒之前數夕吾在蘄州屢夢見之所言皆有志而未及行者葢吾弟嘗欲立家範置義田繕治津筏次第以爲善於鄕而不能待也故諄諄以屬之後死者嗚呼天之於善人何如也銘曰仁者壽之徴善者福所聚天之與人庶幾相遇胡同在遠行而棄予於中路也豈可信者理而不可知者數耶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在山堂集》、作者:[清]程大中撰、版本:清道光十五年忠耿堂刻本、卷八、第186頁、63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22: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弟與時墓誌銘
先考生子十人成立者五予與諸弟皆清弱善病筆墨以外不任餘事而三弟與時獨健舉長臂豐頤堅忍有力兒時爲翹闗負米之戲可敵數人稍長益豪宕自喜恃氣不能容物市卒有聚而撻人者奪一人棘反撻之使自數而呼於市羣卒皆走隣二人鬪勸之莫止往拉其臂左右挾而擲之神氣不損也嘗謂天下大事多武人爲之遂學騎射習七子書試於有司補武學生一試鄕闈不遇卽毁棄弓矢退而力耕  
日與田夫販卒話風露中意興蕭然如在世外善飮酒至石不醉醉則爲空手舞排擊屋柱頽倒自如或中夜起歌呼達旦用以發洩其無聊不平之氣而疾自此作矣初予往蘄州與時巳病酒厲戒之則曰有法不死可耳以酒死不猶愈於病耶其達如此病中不服藥得酒則言笑如平時彌畱之夕猶飮十數杯命碎其器而卒時乾隆二十四年某月某日也與時名大恕生於雍正四年正月十八日卒年甫三十四少出繼叔父參南公娶吳氏子二俱幼以卒之歲葬  
眞君廟祖塋左方銘曰柔者存剛者亡况重之以飮酒吾固知吾弟壽命之不長也然達生者視之抑又何傷試酌爾觴母悒悒於幽堂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在山堂集》、作者:[清]程大中撰、版本:清道光十五年忠耿堂刻本、卷八、第188頁、63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2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置祠田碑記
古者庶人祭於寢士有田則祭無田則薦禮也後世聚族而居動累千百蓋士庶雜焉故人皆得立祠而祠皆得置田田愈多則祠愈整而祭愈肅仁人孝子之心若是其不可以巳也吾程氏自籍蒲以來垂四百年有祠舊矣往例户一人與祭捐費若干概不取之田田故少康熙辛丑族先輩惕若等倡義置田得上產數十畝每歲量支祭費外凡族之公事養老旌賢之典稍稍取具例誌於石比歲以來豐稔屢告醵  
金爲祭田計者百數其自世隆而下裔孫凡十六人共置田二石六斗有奇事最先竣斯誠有不能自巳於中者耶憶吾兒時與族人遇方里以外率濶絕莫知其井屋居處質舉名字越宿不能誦諸其口祭之日踉蹌未及終事各分手散不復聞問有茫然至老不知其祠與其田之何似者方今二三十年間田日益多祠日益整而祭日益肅歲事往來相慰勞平時如家人禮有事如客禮雖復野人孺子鄕里恃氣之夫遭族人於道未嘗不揖讓相取下蓋人之羣然一  
旦而有向義之心者其漸至於如是衣食足則禮義興子孫賢則宗族大豈非其勢使然耶自辛丑後祠會凡五立石訖二俟會俱竣並鐫而藏之以示異日子孫之賢而有力仁孝之心之不能自巳者條議詳乾隆六年碑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在山堂集》、作者:[清]程大中撰、版本:清道光十五年忠耿堂刻本、卷五、第99頁、63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5-3 19:31 , Processed in 0.1456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