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133|回复: 6

荥泽令程公墓志铭-孝感程氏

[复制链接]

940

主题

1327

回帖

8113

积分

版主

积分
8113
发表于 2025-7-2 2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荥泽令程公墓志铭
孝感程公父子兄弟间皆名理学而公令荥泽时余分部大梁与共事知其贤邑有豪多不法里人重足侧目广布爪牙于诸当路持令短长前是数令不敢问公独  其罪必去之诸当路颇中豪谗会余调虔州公遂坐左迁坚卧不复出越十年卒矣又十馀年公之子以状请给谏晏公属余志晏公举鄕书受知公又知余游公深也志曰
程先世爲宋宣敎郞万二公伊川先生八世孙从宋南渡家霍山
元季裔孙朝俊避兵徙孝感弘乐里七世同居朝旌义门公父种母朱孺人儿时无妄言笑无侧听淫视长老异之包孝肃后身也九岁善属文鄕三老刘公骑而过之扬鞭曰孺子行矣公拱立道左 不移足刘愧下揖公乃趋别焉从李少白先生游称爲国器学成试于邑令雷公方之洛阳贾生巳爲诸生讲业兰若攻苦食淡老衲不如阅历寒暑未尝窥外户宗人及里中子弟负笈受经者衆所得月奉悉拱亲养父卒以未得沾一命哀不欲生母命之曰若忘若父诀时语耶两弟幼须若爲父老妇待若暝公乃起食飦粥课督两弟稍倦辄述父命继之以涕两弟皆有树矣手两程夫子遗编服膺勿失尝言两夫子産黄陂前川有望  鲁台邑东南有读书台百世之下闻风兴起而后裔顾屑越之乎一日坐矶石咏阳明白沙诗数章豁然开悟题其壁间有涓涓银海淘尘虑皎皎明月照匠心之句豫章梁生与兄司丞太僕两公友公见语合有所质难  无不厌心宗人坐事走白监司约公往公曰吾不欲屈膝贵人前往者皆溺死邑人士以公前知云与江陵弟子同籍偕计入都衆皆修谒公独否或言相国雅相慕也公以正对扫丞相府门者何人而子爲我愿之耶归有母丧哀如丧父旣数诎春官乃请爲博士书所谓斆学半也得山东靑城而喜非两夫子望鲁之隣国耶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其忍负之与诸生发明圣学具所爲语录中取王文成典试山东录文以诲诸生曰文章  理学无二事其则不远士几于一变至道矣诸台褒公邹鲁羽翼伊洛鼓吹以此应聘校士江西春秋故専门名家得少宰刘公卒爲名臣他皆一时选主司复令较诗于凌公所得给諌公与凌同荐上第凌公服公知人稍迁荥泽令邑濵河河数溃决民産曰削又当孔道疲于奔命人讽公可别图公曰君命犹天命也恶此而迯之其可乎哉至则岁凶死亡过半与家人饭藜藿不厌而巡行四境问疾苦拯贫馁民乃还归敎以  圣谕六事修学官祀鄕贤名宦衣食诸生窭者考德问业如靑城时邑多逋税寛其稞资其朱耕闢污莱三万亩舟人扼渡河者于险行族滞滛爲符验覈无所稽故岳周赵宗孝富而与王室聮姻渔夺编民得其状寘  法移文罢㛰一方安堵两台三荐公于朝而有贵人寄径责驿使共张公裁之其人坐白简弹治邮费因以大省而冠葢客私所不便鄕人爲直指按两河望公意气不得所治豪乗间螫公公叹曰直道事人焉往不黜不堪复爲五斗折腰矣归筑环堵之室周遭种竹藏书其中诵依仁常记不辍口顔其斋曰自得后生请益亹亹谈说忘倦相悦以解求居问者好语谢之曰理直自当胜不直而我爲汝直之是所谓愈于不仁者也邑令  蒋公有澹台之目焉撰家谱建宗祠置祭田周九族四邻缓急虽槖垂不靳豫章彭公礼公爲都讲祭酒盱眙冯公因以经正名其精庐所爲同志会规传布四方彭公语人荥泽太僕兄弟出处二䟽道学二程文章二宋也无何丧李孺人邑邑无欢因以寝疾而彭公中考功令罢太僕卒愤悴益深后二十有五日亦卒卒之日栉沐衣冠而坐诏其子亲正人明正学两言而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非公之谓与
    公名学庸字近道别号荆庭  生嘉靖壬寅九月二十日卒万历辛丑正月五日
李孺人生子珂邑诸生娶邠州守杨庆镃女
女三一爲邑三老李天秩子太学生自善妇
一爲黄陂云南守佶孙大学生郑明子廪生嗣契妇
一爲邑诸生胡珍子诸生赞  丁未二月四日葬邑东北百二十里四方之阳以李孺人祔铭曰学不在言惟躬行仕不在膴惟令名道有馀緖本有精兼修用之两相成绳其祖武宜弟兄猗与程公爲士程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大泌山房集》、作者:[明]李維楨撰、版本:明萬歷三十九年刻本(卷八十卷八十一卷九十一至卷九十三配鈔本)、卷之八十四、第3544頁、138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大泌山房集》、作者:[明]李維楨撰、版本:明萬歷三十九年刻本(卷八十卷八十一卷九十一至卷九十三配鈔本)、卷之八十四、第3543頁、138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4 08: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4 10:54 编辑

                 荥泽令程公墓志铭
   孝感程公,父子兄弟间,皆名理学。而公令荥泽时,余分部大梁,与共事,知其贤。邑有豪多不法里人,重足侧目,广布爪牙于诸当路,持令短长,前是数令不敢问。公独其罪,必去之。诸当路,颇中豪谗。会余调虔州,公遂坐左迁,坚卧不复出。越十年,卒矣。又十馀年,公之子,以状请给谏晏公,属余志。晏公举鄕书,受知公,又知余游公深也。志曰:
  程先世,爲宋宣敎郞万二公,伊川先生八世孙。从宋南渡,家霍山。元季,裔孙朝俊,避兵徙孝感弘乐里。七世同居,朝旌义门。公父种,母朱孺人。儿时无妄言笑,无侧听淫视,长老异之,包孝肃后身也。九岁,善属文。鄕三老刘公,骑而过之,扬鞭曰:“孺子,行矣”。公拱立道左,不移足。刘愧,下揖公,乃趋别焉。从李少白先生游,称爲国器。学成,试于邑。令,雷公方之,洛阳贾生,巳爲诸生讲业。兰若攻苦,食淡老衲,不如阅历寒暑,未尝窥外户。宗人及里中子弟,负笈受经者衆。所得月奉,悉拱亲养父。卒,以未得沾一命,哀不欲生。母命之曰:“若忘若父诀时语耶。两弟幼,须若爲父。老妇待若暝公,乃起食飦粥。课督两弟,稍倦,辄述父命。继之以涕,两弟皆有树矣。手两程夫子遗编,服膺勿失。尝言两夫子,産黄陂前川,有望鲁台。邑东南,有读书台。百世之下,闻风兴起。而后裔,顾屑越之乎?一日,坐矶石,咏阳。明白沙诗数章,豁然开悟,题其壁间,有涓涓银海淘尘,虑皎皎明月照匠心之句。豫章梁生,与兄司丞、太僕两公友。公见语合,有所质难,无不厌心、宗人坐事,走白监司,约公往。公曰:“吾不欲屈膝贵人。前往者。皆溺死”。邑人士,以公前知云,与江陵弟子同籍,偕计入都。衆皆修,谒公独否。或言相国雅,相慕也。公以正对扫丞相府门者,何人?而子爲我愿之耶。归有母丧,哀如丧父。旣数诎,春官乃请爲博士,书所谓斆学半也。得山东靑城而喜,非两夫子望鲁之隣国耶。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其忍负之。与诸生发明圣学,具所爲语录中,取王文成典试山东,录文以诲诸生曰:“文章、理学,无二事。其则不远士,几于一变至道矣。诸台褒公,邹鲁羽翼,伊洛鼓吹,以此应聘校士江西。春秋故専门名家,得少宰刘公,卒爲名臣。他皆一时选主司,复令较诗于凌公,所得给諌公。与凌同荐上第,凌公服公知人,稍迁荥泽令。邑濵河,河数溃决民産。曰:“削又当孔道,疲于奔命,人讽公可别图”。公曰:“君命,犹天命也。恶此而迯之,其可乎哉”!至则岁凶,死亡过半。与家人饭,藜藿不厌,而巡行四境,问疾苦,拯贫馁,民乃还。归,敎以圣谕六事。修学官,祀鄕贤,名宦衣食。诸生窭者,考德问业。如靑城时,邑多逋税。寛其稞,资其朱耕,闢污莱三万亩。舟人扼渡河者,于险行。族滞滛,爲符验,覈无所稽。故岳周赵宗孝富,而与王室聮姻。渔夺编民,得其
寘。  法移文,罢㛰一方,安堵两台。三荐公于朝,而有贵人。寄径责驿使,共张公裁之。其人坐白简,弹治邮费,因以大省而冠。葢客私所不便,鄕人爲直指,按两河望。公意气,不得所治,豪乗间螫公。公叹曰:“直道事人焉”。往不黜,不堪复爲五斗折腰矣。归,筑环堵之室,周遭种竹,藏书其中。诵依仁常,记不辍口,顔其斋曰:“自得”。后生请益,亹亹谈说,忘倦相悦,以解求居问者,好语谢之。曰:“理直,自当胜。不直,而我爲汝直之。是所谓愈于不仁者也。邑令蒋公,有澹台之目焉。撰家谱,建宗祠,置祭田,周九族四邻缓急,虽槖垂不靳。豫章彭公,礼公爲都讲祭酒。盱眙冯公,因以经正名,其精庐所爲同志,会规传布四方。彭公语人,荥泽太僕兄弟,出处二䟽,道学二程,文章二宋也。无何丧李孺人,邑邑无欢,因以寝疾。而彭公,中考功令罢。太僕卒,愤悴益深,后二十有五日,亦卒。卒之日,栉沐衣冠,而坐诏其子。亲正人,明正学,两言而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非公之谓与。
    公名学庸,字近道,别号荆庭,生嘉靖壬寅(1542)九月二十日,卒万历辛丑(1601)正月五日。
李孺人,生子珂,邑诸生,娶邠州守杨庆镃女。女三,一爲邑三老,李天秩子,太学生,自善妇。一爲黄陂,云南守佶孙,大学生郑明子,廪生,嗣契妇。一爲邑诸生胡珍子,诸生赞。丁未(1607)二月四日,葬邑东北百二十里,四方之阳,以李孺人祔。铭曰:

  学不在言,惟躬行仕。不在膴惟,令名道有馀緖本,有精兼修用之。两相成绳,其祖武宜,弟兄猗与程公,爲士程。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大泌山房集》

     作者:[明]李維楨撰
     版本:明萬歷三十九年刻本(卷八十卷八十一卷九十一至卷九十三配鈔本)、卷之八十四、第3544頁、138卷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大泌山房集》

     作者:[明]李維楨撰
     版本:明萬歷三十九年刻本(卷八十卷八十一卷九十一至卷九十三配鈔本)、卷之八十四、第3543頁
138卷


备注:此文的断句,有不足之处,请诸位再自行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6

回帖

245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59
发表于 2025-7-13 2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荥泽令程公墓志铭》现代白话文译文:
程公,字近道,号荆庭,是孝感人,出身理学世家,父子兄弟都以理学著称。我(李维桢)曾任职大梁,与程公同在一地任职,相识于共事之时,深知他品德贤良。

荥泽县有个横行乡里的豪强势力,地方官员畏惧他的势力,前任县令们都不敢惹事。程公任职后,不畏权贵,依法严惩这些不法之徒,虽然因此遭诬陷,被调职贬谪,但他始终坚守气节,不再出仕。十年后病逝。又过了十多年,他的儿子向谏官晏公请求为其父立传。晏公举荐我来执笔此志,因他知道我与程公交情深厚。

程家祖上是宋代宣教郎程万二公,是理学大师程颐(伊川先生)的第八代孙。宋朝南渡后,程氏迁居霍山,元末程朝俊为避战乱迁至孝感弘乐里,建立了“七世同居”的义门家风。

程公的父亲名种,母亲是朱氏。他自幼稳重,不妄言妄笑,也不偷听窥视,年长者皆惊异,称他是包孝肃的后身。九岁便能写作,乡里长者刘公骑马路过他,鞭指呼唤他前行,程公却双手抱拳立于路旁,不为所动,刘公感愧,下马行礼。

他曾师从李少白先生,被称为“国家栋梁之才”。成年后参加县试,县令雷公评价他如洛阳贾谊。他讲学于私塾清修之地,生活清苦如僧侣,不与俗务接触。族人和乡邻子弟纷纷前来求学,他将所得俸禄皆奉养双亲。他一生未能得到朝廷任命,为此哀痛欲绝。母亲劝他:“你忘了你父亲临终的嘱托吗?你还有两个弟弟年幼,要承担为父的责任。老身还等你送终。”他听从母命,教育弟弟,遵父训,每当疲惫时便流泪复述父命,终将弟弟教育成人。

他常手捧程颢、程颐二先生的遗著,心领神会,不曾遗忘。他曾说:“二程曾于黄陂前川讲学,望鲁台在邑之东南,吾辈为其后裔,岂可自弃?”有一天,他坐在磐石上吟诵白沙先生诗句,豁然开悟,在石壁上题下:“涓涓银海淘尘虑,皎皎明月照匠心。”

他与豫章梁生、太仆兄弟等学者友好,议论合拍,深入探讨,无所不谈。族人因事犯官,他被请往相助,他说:“我不愿屈膝于权贵,以往替人奔走者,多无好下场。”

虽有人荐他进京,他仍不愿趋附权贵,曾说:“直面权臣者是谁?我子岂能为我去做这些事?”母丧时哀伤如丧父。他屡遭打压,礼部终将他任为博士。他任教于山东青城,为理学发扬光大。那里靠近古代圣人之地,他倍感使命重大。

他常与诸生讲述理学之义,引用王阳明的考试文章教导学生:“文章与理学本非二事,其理不远,几于通于至道。”他受荐赴江西主持乡试,春秋经学门派中得刘公之助,得以升任。他参与多次乡试选拔,并由凌公和晏公共同举荐,最终升任荥泽令。

荥泽靠近黄河,屡遭水患。他不避艰险,赴任修堤固岸,亲自察访百姓,抚恤穷苦。修复学宫,祭祀乡贤,援助贫困学子。他宽减赋税、开垦荒地三万亩。打击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家族,使地方得以安宁。

他三次被推荐入朝,但因不愿逢迎权贵,被弹劾邮驿开支过重,最终改任荥泽。他遭权贵构陷,叹道:“为人当行正道,我不愿为区区五斗米折腰。”辞官后,他归隐田园,筑室藏书,读书自得,讲学不辍。他与来访学者畅谈忘倦,若对方言之有理则乐于接受,若理屈则答曰:“理直自然胜,不直,我自为你辩明。”

他还修谱建祠,施济九族四邻,虽贫亦不吝。他被豫章彭公礼聘为都讲祭酒,冯公推尊其学为“经学正名”,其讲学堂曾为同道之地,声名远播。

不久,他的妻子李孺人去世,他沉痛不已,悲伤成疾。又因太仆兄去世,愁思加深,不久也随之而去。去世那天,他洗漱整衣,正坐叮嘱儿子:“要亲近正人,弘扬正学。”只此两句话。

他生于明嘉靖壬寅年(1542)九月二十日,卒于万历辛丑年(1601)正月五日。

李孺人生有一子程珂,为邑中诸生,娶邠州知州杨庆镃之女。育有三女:长女嫁李天秩之子李自善,次女嫁黄陂云南守郑佶之孙郑明,三女嫁邑中诸生胡珍之子胡赞。程公卒后,葬于邑东北一百二十里之阳,与李孺人合葬。

铭文曰:

学问不在于空言,而在于实践;为官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声名和道义。

程公本身修养深厚,既有德行,又有实学;家风清正,兄弟友爱,为一代士人的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327

回帖

8113

积分

版主

积分
8113
 楼主| 发表于 2025-8-10 1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昻其先應山人元季六世祖希哲避亂遷孝感之𢎞樂鄉善治家遵禮法戒子孫勿析箸勿私財事必禀家長然後行世承其訓至昻從弟昇為徐州吏目歸出俸金置祭田二百畝𢎞治十六年以七世同居表其閭舊通志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湖廣通志》、作者:[清]邁柱等監修[清]夏力恕等編纂、版本:四庫全書本、卷六十四、第3883頁、126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513

回帖

6388

积分

版主

积分
6388
发表于 2025-8-11 08: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攻 发表于 2025-7-13 23:08
《荥泽令程公墓志铭》现代白话文译文:
程公,字近道,号荆庭,是孝感人,出身理学世家,父子兄弟都以理学 ...

第六行有误,万二是程颐(伊川)后裔,不是程颢后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8-11 15: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8-11 15:31 编辑

   程昻,其先應山人。元季,六世祖希哲,避亂遷孝感之𢎞樂鄉。善治家,遵禮法,戒子孫,勿析箸,勿私財,事必禀家長,然後行世。承其訓,至昻從弟昇,為徐州吏目。歸,出俸金,置祭田二百畝。𢎞治十六年,以七世同居,表其閭。舊通志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湖廣通志》

        作者:[清]邁柱等監修[清]夏力恕等編纂
        版本:四庫全書本、卷六十四、第3883頁、126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6

回帖

245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59
发表于 2025-8-11 2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璞宏 发表于 2025-8-11 08:01
第六行有误,万二是程颐(伊川)后裔,不是程颢后裔。

谢谢指正,改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21 12:34 , Processed in 0.154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