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59|回复: 4

书六安黃泥冈阡表後

[复制链接]

940

主题

1327

回帖

8113

积分

版主

积分
8113
发表于 2025-7-28 15: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書六安黃泥岡阡表後
右爲贈公程炳南封翁曁德配黃太夫人墓表撰文者合肥徐君子苓也贈公長子以輔字熙宇官湖北觀察使與余有寮誼手以見眎且乞一言受而讀之其序述贈公及太夫人之懿德卓行舉其鉅而略其細摭其一節而槩其生平可謂簡質有法立言不苟者矣晚近文士工於諛墓金石之作往往鋪張揚厲詞多溢美其甚者瑣屑猥細累幅不休以爲不如是不足饜爲人子者之求而人子亦以爲不如是不足顯揚其親也豈知其  
冒誣且誕之不韙耶是表書贈公第取其廉介自持不及其他書太夫人則獨取其全文氏孤孀一事以爲人所難能在徐君爲知文體在熙宇爲不欺其親然已可傳矣余重徐君不以世俗之文貢媚於人尤重熙宇不以世俗之所以待親者待其親也故樂而書其後文各有體阡表與墓志不同故詳畧亦異中段切中時獘通體潔淨類方望溪林壽圖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退補齋詩文》、作者:[清]胡鳳丹撰、版本:清光緒七年退補齋刻本、卷五、第257頁、3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327

回帖

8113

积分

版主

积分
8113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5: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養蒙金鑑序
嘉慶朝淮城程湘舟先生著人壽金鑑二十二卷蓋薈萃子史百家中軼事名言各繫以人之年齒類聚成編俾初學者鑑於古而知法戒也同治甲戌南海張樵野廉訪新購是書商余重刻適遠村方伯見之以爲有禆童蒙遂攜以歸摘錄若干則始一歲訖二十歲慮其蕪而弗翦也復商諸鷺卿觀察賡甫太守芟繁訂舛衷於一是彙成二卷囑余繡梓用公同好其爲童蒙養正計意甚美法甚良矣余因是益羡方伯之老而劬於學也  

方伯以道光乙巳通籍內列清要外膺屛藩理財用人亦云煩劇乃復好以暇整手不停披訓子姪尤嚴而有法嘗謂愛惜分陰者大禹之所以爲聖也加年學易者孔子之所以寡過也矧以後生小子質性中下苟非及時策勵則今日之晏安卽他日之鴆毒及老之將至始悔學業之未成修名之不立不亦晚乎是編出而凡爲蒙童者昕夕披覽觸目警心善者以爲法惡者以爲戒成德之基於是乎在豈徒博采異聞廣資識見云爾哉剞劂旣竣爰綴數語以誌方伯嘉惠後學之盛意云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退補齋詩文》、作者:[清]胡鳳丹撰、版本:清光緒七年退補齋刻本、卷一、第189頁、3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31 11: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31 12:05 编辑

                     書六安黃泥岡阡表後
   右爲贈公程炳南封翁曁德配黃太夫人墓表,撰文者合肥徐君子苓也。贈公長子以輔,字熙宇,官湖北觀察使。與余有寮誼,手以見眎,且乞一言。受而讀之,其序述贈公及太夫人之懿德卓行,舉其鉅而略其細。摭其一節,而槩其生平,可謂簡質有法,立言不苟者矣。晚近文士,工於諛墓金石之作,往往鋪張揚,厲詞多溢美。其甚者瑣屑猥細,累幅不休,以爲不如,是不足饜,爲人子者之求。而人子,亦以爲不如,是不足顯揚其親也。豈知其冒誣,且誕之不韙耶。是表,書贈公第,取其廉介自持,不及其他。書太夫人,則獨取其全文。氏孤孀一事,以爲人所難能。在徐君,爲知文體。在熙宇,爲不欺其親。然已可傳矣。余重徐君,不以世俗之文,貢媚於人。尤重熙宇,不以世俗之所以待親者,待其親也。故樂而書其後,文各有體阡表,與墓志不同,故詳畧。亦異中段,切中時獘,通體潔淨,類方望溪林壽圖。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退補齋詩文》

        作者:[清]胡鳳丹撰
        版本:清光緒七年退補齋刻本、卷五、第257頁、3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31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31 13:21 编辑

                        養蒙金鑑序
   嘉慶朝,淮城程湘舟先生,著《人壽金鑑》二十二卷,蓋薈萃子史百家中軼事名言。各繫以人之年齒,類聚成編。俾初學者,鑑於古,而知法戒也。同治甲戌(1874年)南海張樵野(原名张荫桓,1837年2月8日--1900年7月31日,字皓峦,号樵野,又号红棉居士,晚号芋盫,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城区)人,清朝末年政治家、外交家。少年时,应童子试不遇。在同治三年的1864年,以捐银得山东知县,历官登莱青道员、山东盐运使、安徽按察使等职。光绪十六年的1890年,复充总理衙门大臣,之后升户部右侍郎、左侍郎等)廉訪(在明代,廉访使逐渐演变为正三品的按察使,负责司法监察。清代,按察使为正三品,属于省级三大宪之一(总督、巡抚、按察使),仍承担司法监察职责)新購是書,商余重刻。適遠村方伯見之,以爲有禆童蒙,遂攜以歸。摘錄若干,則始一歲。訖二十歲,慮其蕪而弗翦也。復商諸鷺卿觀察、賡甫太守,芟繁訂舛,衷於一是彙成二卷,囑余繡梓。用公同好,其爲童蒙養正計意甚美,法甚良矣。余因是益羡方伯之老,而劬於學也。  

  方伯以道光乙巳(1845年)通籍,內列清要,外膺屛藩,理財用人,亦云煩劇。乃復好以暇,整手不停。披訓子姪,尤嚴而有法,嘗謂愛惜。分陰者,大禹之所以爲聖也。加年學易者,孔子之所以寡過也。矧以後生小子,質性中下,苟非及時策勵,則今日之晏安,卽他日之鴆毒。及老之將至,始悔學業之未成,修名之不立,不亦晚乎?是編出而凡爲蒙童者,昕夕披覽,觸目警心。善者以爲法,惡者以爲戒。成德之基,於是乎?在豈徒博采異聞,廣資識見云爾哉!剞劂旣竣,爰綴數語,以誌方伯,嘉惠後學之盛意云。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退補齋詩文》

        作者:[清]胡鳳丹撰
        版本:清光緒七年退補齋刻本、卷一、第189頁、3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

回帖

245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55
发表于 2025-8-5 13: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古文出自清代胡凤丹《退补斋诗文》,为一篇书写墓表后的跋文。下面是全文的现代文翻译:

《为六安黄泥岗墓道碑后记》

右边所写的是为程炳南先生(赠公)及其夫人黄太夫人的墓碑所作的文章,撰写者是合肥人徐子苓先生。赠公的长子程熙宇,字以辅,官至湖北观察使,与我曾为同僚,亲自将碑文拿来给我看,并请我为之写一段话。我收下并读了全文。

这篇碑文叙述了赠公和黄太夫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行为,着眼于重要部分,略去琐碎细节;以一件事情概括其一生行状,可说是简洁而有法度,立意严谨、绝不草率。近来文人多擅长写颂扬性的墓志铭,但往往辞藻浮夸,溢美之词过多;更有甚者写得琐屑庸俗,篇幅冗长,没完没了,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为人子女对彰显父母的期望,而子女们也认为非如此不足以显扬父母之名。却不知这种做法,实已近于虚假夸张,是不恰当的。

这篇碑文中,对于赠公,仅写他廉洁自持的品格,不及其他;而对太夫人,则着重叙述她在丈夫早逝之后守寡教子的艰辛事迹,以此来表现其人难能可贵的节操。徐先生深知文体之义,程熙宇也未曾用虚假之词粉饰其亲人,这一点就已经值得称道和流传了。

我特别敬重徐子苓先生,他没有用流俗的文风去取悦他人;更敬重熙宇,不以世俗之情待亲人(即不假饰夸张)。因此,我也很乐意为这篇碑文作个跋语。

文章各有体例,道路碑文和墓志不同,因此详略也应有所区别。本文中段切合当下风气,全文简洁清明,文风近似于望溪黄宗羲和林寿图一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21 10:46 , Processed in 0.1636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