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34|回复: 2

大元赠奉训大夫博兴知州程府君墓碑铭

[复制链接]

940

主题

1327

回帖

8113

积分

版主

积分
811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元赠奉训大夫博兴知州程府君墓碑铭
   济南章邱县之嘉会乡故赠奉训大夫博兴知州飞骑尉历城县男程府君之墓在焉
府君讳璧字君宝享年若干以大德某年某月卒配蒋氏封历城县太君享年百岁以元统某年某月卒
子男五人曰义曰恭曰信曰肃曰某
孙男四人曰益恭之子曰某信之子曰某曰某仁之子
曾孙男三人曰矩曰圆曰桂皆益之子也
程氏本冀州枣强人金季转徙章邱世服田亩我国家治平百年民获休养程氏族大以蕃而先兆族葬至不能序昭穆蒋夫人卒恭始卜得吉壤去先兆西南二里奉迁府君之柩合葬焉周以垣墉树之松栢前列石仪翁仲将刻铭墓碑弗果而卒至正五年天爵使宪山东矩来请铭念昔与益同朝相好屡闻恭官江南有声及閲进士王健之状始知程氏孝亷世有隂德故爲叙其事而铭焉按府君之考万爲人慈祥不苛尝爲济南郡狱椽囚之饮食必躬视之夏则泛扫囹圄令无污秽冬则织蒲爲屦分给其衆或狱卒搒掠罪人妄有诛求辄诃止之曰笞杖徒杀有国法存汝曹何敢法外加惨酷乎以故活者甚衆囚或有就刑者辄仰天呼曰程公抚我恩踰所生愿公寿考多子孙我死固无憾矣妣孙氏治家有法姻族讼者多就直之躬行节俭以率其下考妣皆以高年终府君其长子也早岁以才能着已而山东按察辟爲书吏操持清介人不敢干以私遇事敢言屡与官长争曲直久之不能与时俯仰乃叹曰吾母年在喜惧吾何爲违甘旨之养屈志以从事於斯乎尝闻乡长老言吾父有隂德於人程氏将有兴起者矣即辞归事母以孝闻於郡国诸子惟恭能官初爲淮西宪府译椽教授严州椽辟江浙行省擢溧水州判官转吉水州以守令选尹句容再迁南陵语家人曰吾养亲之日能几何时与其疲精神以事上官曷若尽孝敬以奉吾母即日弃官归踰二十寒暑不离左右母老遂谢事进官奉训大夫同知松江府事其在吉水洁已以爱民勤政而善俗既去二十余年民思弗忘建祠刻颂以着遗爱在句容课民树桑四十万兴学聘士以化其民尤善教子常诲益曰吾世清白无以遗汝汝能勤学足矣益既登进士第则训之曰富贵有命汝惟进学是吾所望及闻益入翰林爲检閲编修官改秘书郎国子博士奉诏与修宋史则窃喜曰吾子问学庶有进乎益擢监察御史未几以论事切直出迁河西陇右道肃政亷访使事亦卒君子惜之铭曰
   泺水之东维齐之疆芃芃者麻菀彼柔桑自昔有年民庶丰足耕焉学焉尚知荣辱猗与府君试吏明时克峻所恃不诡以随释尔筐箧奉尔甘旨士称亷平乡推孝弟念昔厥考慈祥不苛治狱活人隂德孔多清白再传益大以侈遗爱在民如古循吏侃侃御史学藴其躬直言不阿卓有祖风守官以亷趋庭以孝子继孙承是则是效嘉会之乡郁郁新阡表其孝亷过者式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8-16 12:13 编辑

          大元赠奉训大夫博兴知州程府君墓碑铭
    济南章邱县之嘉会乡,故赠奉训大夫、博兴知州、飞骑尉、历城县男,程府君之墓在焉。府君讳璧,字君宝,享年若干,以大德某年某月卒。配蒋氏,封历城县太君,享年百岁,以元统某年某月卒。子男五人:曰义、曰恭、曰信、曰肃、曰某。孙男四人:曰益恭之子、曰某信之子、曰某、曰某仁之子。曾孙男三人:曰矩、曰圆、曰桂,皆益之子也。
   程氏,本冀州枣强人。金季,转徙章邱,世服田亩。我国家治平百年,民获休养。程氏族大以蕃,而先兆族葬,至不能序昭穆。蒋夫人卒,恭始卜得吉壤,去先兆西南二里,奉迁府君之柩,合葬焉。周以垣墉树之,松栢前列石仪翁仲,将刻铭墓碑,弗果而卒。至正五年,天爵使宪山东,矩来请铭。念昔与益同朝相好,屡闻恭官,江南有声,及閲进士王健之状,始知程氏孝亷,世有隂德,故爲叙其事而铭焉。按府君之考,万爲人慈祥不苛,尝爲济南郡狱椽囚之饮食,必躬视之。夏则泛扫囹圄,令无污秽。冬则织蒲爲屦,分给其衆,或狱卒。搒掠罪人,妄有诛求,辄诃止之。曰:”笞杖徒杀,有国法存,汝曹何敢法外加惨酷乎“?以故活者甚衆。囚或有就刑者,辄仰天呼曰:”程公抚我恩踰所生,愿公寿考、多子孙,我死固无憾矣“。妣孙氏,治家有法。姻族讼者,多就直之。躬行节俭,以率其下。考妣皆以高年终,府君其长子也。早岁,以才能着已。而山东按察,辟爲书吏。操持清介,人不敢干以私。遇事敢言,屡与官长争曲直。久之,不能与时,俯仰乃叹曰:”吾母年在喜,惧吾何爲违甘旨之养,屈志以从事於斯乎“?尝闻乡长老言,吾父有隂德於人,程氏将有兴起者矣。即辞归,事母以孝闻於郡。国诸子,惟恭能官。初爲淮西宪府译椽、教授严州、椽辟江浙行省,擢溧水州判官,转吉水州,以守令选尹句容,再迁南陵。语家人曰:”吾养亲之日,能几何“?时与其疲,精神以事。上官曷若,尽孝敬以奉吾母。即日弃官归,踰二十寒暑,不离左右。母老,遂谢事。进官奉训大夫、同知松江府事。其在吉水,洁已以爱民,勤政而善俗。既去二十余年,民思弗忘,建祠刻颂,以着遗爱在句容。课民树桑四十万,兴学聘士以化其民。尤善教子,常诲益曰:”吾世清白,无以遗汝,汝能勤学足矣“。益既登进士第,则训之曰:”富贵有命,汝惟进学,是吾所望“。及闻益入翰林,爲检閲编修官,改秘书郎、国子博士,奉诏与修宋史,则窃喜曰:”吾子问学,庶有进乎“?益擢监察御史。未几,以论事切直,出迁河西陇右道肃政亷访使事,亦卒。君子惜之,铭曰:
    泺水之东,维齐之疆。芃芃者麻,菀彼柔桑。自昔有年,民庶丰足。耕焉学焉,尚知荣辱。猗与府君,试吏明时。克峻所恃,不诡以随。释尔筐箧,奉尔甘旨。士称亷平,乡推孝弟。念昔厥考,慈祥不苛。治狱活人,隂德孔多。清白再传,益大以侈。遗爱在民,如古循吏。侃侃御史,学藴其躬。直言不阿,卓有祖风。守官以亷,趋庭以孝。子继孙承,是则是效。嘉会之乡,郁郁新阡。表其孝亷,过者式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

回帖

245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5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济南章丘县嘉会乡,有一座墓葬,里面安葬的是已故赠奉训大夫、博兴知州、飞骑尉、历城县人程府君。

府君名璧,字君宝,享年不详,于大德某年某月去世。夫人蒋氏,被封为历城县太君,享年一百岁,于元统某年某月去世。

他们有五个儿子:义、恭、信、肃,以及另一人。
孙辈有四人:益(恭之子),以及信之子三人。
曾孙三人:矩、圆、桂,都是益的儿子。

程氏的祖先原本是冀州枣强人,到金朝末年迁居章丘,一直以农耕为生。国家安定一百余年,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程氏家族日渐兴旺。因为祖先坟茔繁多,昭穆难以排次。蒋夫人去世后,其子恭卜得吉地,于先兆墓地西南二里处,将府君之柩奉迁,与夫人合葬,并筑墙垣环绕,栽种松柏,前立石像以为仪仗。原本打算刻铭立碑,但未能完成。至正五年,天爵派宪使山东的矩前来请求作铭。

我回想当年与益同朝为官,相交甚厚,也常听闻恭在江南任官清正有声。又看到进士王健的奏状,才知道程氏世代以孝廉著称,暗中积累了许多阴德。因此特意叙述其事迹,写下铭文。

程府君的父亲名万,为人慈祥宽厚。他曾任济南郡狱椽,凡囚徒饮食必亲自过问。夏天扫洒牢狱,保持清洁;冬天亲手编织蒲草鞋,分给囚犯。若有狱卒私行拷掠、苛索,他便呵止,说:“笞杖之外,国法自有规定,你们怎能私加酷刑?”因此得以拯救许多性命。囚徒若有人临刑,常仰天呼喊:“程公待我恩重如生身父母,我虽死,亦无遗憾。”

府君的母亲孙氏,治家有法,族中亲戚有争讼者,常来求断,她能公正处理。她自身俭朴自律,以身作则。程府君为长子,少年便以才能知名。山东按察司征召他任书吏,他秉性清介,不受私请。遇事敢言,常与上官争辩是非。久而不得志,他感叹道:“我母亲年事已高,能与我同享天年之日不多,何必委屈求全以事官府,而不能侍奉甘旨?”于是辞官归家,专心侍养,以孝闻名于郡国。

诸子中,唯恭能为官。起初任淮西宪府译椽,又任严州教授、江浙行省属官,升任溧水州判官、吉水州知州,再迁句容、南陵。恭对家人说:“我侍奉母亲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与其劳累奔走以事官府,不如尽孝母亲。”于是弃官归家,二十余年不离左右。母亲去世后,他便辞官不仕。朝廷追赠他奉训大夫、同知松江府事。

他在吉水时,为官廉洁,爱民勤政,风化百姓。离任二十余年,百姓仍思念他,为他立祠刻颂。在句容,他督促百姓栽桑四十万株,兴办学业,聘请士人教化百姓。他尤其善于教子,常告诫益:“我们家世代清白,不会给你留下钱财,你只要勤奋读书就够了。”

后来益中进士,他又训诲说:“富贵有命,我只望你继续求学。”听说益入翰林,任校勘编修官,又改秘书郎、国子博士,奉诏修《宋史》,他便欣慰地说:“我儿问学有成,将来必有进步。”益后升监察御史,不久因直言敢谏,外放为肃政廉访使,但不幸早卒,令人惋惜。

铭曰:

泺水之东,齐国的疆域,田野丰饶,麻桑遍地。百姓富足,耕作读书,懂得荣辱。府君为官廉正,不阿权贵,侍奉母亲尽孝,以清廉闻名。追念其父慈祥不苛,狱中救人无数,阴德深厚。程氏家族清白传承,益发显赫。府君仁政遗爱,百姓如古循吏般歌颂;益为御史,刚直敢言,继承祖风。家族代代孝廉,子孙效法。嘉会乡新坟郁郁,昭示孝行廉德,后人路过,当以此为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21 10:44 , Processed in 0.2377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