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楼主: 程远辉

临榆县志程氏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學畢業,邑人程國印,玉華參訂。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職名、第28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2:08 编辑

程洪,字度容,年二十三,眉目淸朗,舉止閑雅,言語不苟。前後所見秀才,無如此人也。問答說話頗多,而所書紙留少。年所不能盡記,時癸巳二月二十三日。所謂余者,朝鮮人金昌,業大有也。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第354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2:16 编辑

  百歲榮封坊,爲明程矩建,在西街。淸佘一元,關門耆。舊傳程矩父,文學衞庠生,壽九十九歲,封恩壽官,授儒學敎授。矩,衞庠生,壽一百歲,封恩壽官。奉旨建坊,御賜致祭。子繼德,衞庠生,壽九十七歲,封恩壽官。姪繼業,衞庠生,壽九十八歲,封恩壽官。其他兄弟子姪,杖國杖朝者,尙不知凡幾,可謂極一時之盛矣。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第368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2:26 编辑

  程印古,字遜敏,明經歷繼伊子,廩貢生,任鴻臚寺序班,因事家居。甲申,李自成陷京師,聲言攻山海。總兵吳三桂,命李友松、譚邃寰、高選、劉克望四庠生,紿賊緩師。印古與廩生曹時敏、馮祥,聘吕鳴章及鄕耆劉臺山、黄鎭庵,隨舉人佘一元詣淸求救。師至,敗自成於石河西。論功,授山東甯海州同知。到任,緝捕精勤水利,則隨時開濬。三年後,奸宄屏迹,連慶豐收,升山西布政司理問。維持吏治,整飭官方候補人員,無擁擠亦無抑塞。任滿,告歸地方。有所興除,皆乞一言以爲重。迄今談往事者,猶謂李、譚、高、劉、曹、程、馮、吕爲關門八大家云。補錄家乘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2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2:39 编辑

  程體乾,二尹準曾孫,歲貢生,官房山縣訓導。時鼎革之初,百務廢弛,乾修文廟、建魁樓、廣書院,集齋生精勤者,誘掖之。怠荒者,振作之。梗頑桀驁者,董之、戒之,以勉勵其餘。不數年間,文化遂周四境家乘。穆維乾,字介公,少嗜學,博經史,領順治二年(1645年)乙酉鄕薦,爲滑縣敎諭。遷保定左衞敎授,整飭學規,課士有方,嘗攝滿邑。篆值旱荒,設法賑濟,全活甚衆。巡撫金公,疏薦之。有行同濓洛關閩才類,韓柳歐蘇之語,升翰林院典簿。時修四書,滿漢講義,至羔裘元,冠不以弔。掌院葉方,藹爲犯聖祖御名,商於同僚,俱不能對。乾謂大字,當仍原字,以尊經。小註改元字,以敬避。掌院詢何所本,曰中庸。愼獨,乃原字小註,改謹字。掌院大悟曰:“余自幼疑此,今始知朱子爲避諱也”。深加敬禮,預修太宗文皇帝實錄,賜白金文綺。及歸休,林下講學,論道誘迪後輩,殷殷不倦。生平廉節自持,不慕權勢,鄕望特隆。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卒,崇祀鄕賢。《舊志》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2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2:50 编辑

   程啓運,明兵馬信古子,庠貢,任江南常州府推官,歷山東平陰縣知縣,升河南磁州知州。敎養兼施,尤長聽訟。官平陰時,下鄕查保甲,有王媼來控,言家畜母鷄,五日拾五卵,置於案頭,皆爲婦竊食。軍隨驗勘,見婦儒家女,且頗溫柔,因問媪曰:“婦食鷄卵,有皮爲證乎”?曰無,遂令將箱舁起,見鼠穴數箇,有推挽痕。謂媼曰:“鷄卵,非婦食,乃鼠竊也”。掘穴尺許,果得皮一堆。媼問竊之之術,曰:“此三鼠力也。一鼠抱卵於腹,由案滾地仰面。二鼠䭾之而行,至穴卸下。將首正對穴口,從尾一推,遂順流而入”。媼大驚,服。又張村之北,由西而東,有沙河一道。李姓由村西渡,鄭姓由村東渡,均載靑石四塊,覆於河中,未及撈取。後數年,村心正北傍岸,露靑石四塊,兩家爭執,遂控於官運斷歸。鄭、李不甘休,軍令於李,覆車之西,横掘數丈,又得靑石四塊。李請其故曰:“凡大水時,卵石皆向下滾,靑石則向上翻。豈有六面十二稜,重三四百斤之物,亦能隨波而下哉”!李大駭,服。由是民無爭訟,囹圄爲之一空矣。 牛天貴《程刺史傳》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4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2:54 编辑

   程啟斌,明兵馬信古子,幼應試郡縣,列前茅。院考,見遺三次,棄文就武,一試輒冠軍。効力提標,屢有擒獲。歷委把千守,升福建左營都司。時兵多缺額餉,多浮冐,斌以八成兵,開十成餉。積功退老者,給半糧。士卒,皆樂爲用。致仕,旋里輯譜系一册,以貽子孫。著有《從軍行詩鈔》,行世。牛天貴《程都戎傳略》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5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3:00 编辑

  程瑍,字玉章,訓導體乾姪曾孫,廩貢生,任淸苑縣訓導。敎誨諸生,昕夕無倦。嘗集明倫堂上勗曰:“官名訓導,謂敎諸生,敦品行也。作文章也。不訓不導,職固有虧。訓導不聽,咎將奚屬諸生”。皆變色,規行矩步,罔敢或違。偶一出門,僕婢兒童,亦知爲胡,瑍弟子也。任滿,調文安,升大名縣敎諭。其勉勵士子,與淸苑同郭志。   淸《程玉章廣文事略 》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7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3: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3:06 编辑

  程蘭言,字友聲,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舉人,大挑二等。祖瑍,大名縣敎諭。父式洛,天津府訓導。言輯其嘉言懿行,與在任所爲事件,勒成一書,曰儒官治譜。及任鹽山縣訓導,次第推行。有不合於時者,則通其變。日積月累,諸生皆專氣節,而重文章津屬。觀風鹽邑,列超等者五。至規行矩步,尤爲閤屬楷模。吏部揀選知縣,託疾力辭,年老吿歸。結廬桃花庵,以比晉人蓮社云。  郭志淸《友聲太夫子傳略》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8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101

回帖

389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93
发表于 2025-7-28 13: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5-7-28 13:16 编辑

   程端,字正誼,學正式濓孫。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舉人,大挑二等,官隆平、鷄澤、蠡縣、藁城、平山等縣敎諭。其官隆平也,是其祖宦游舊地。諸生私議曰:“小司鐸圭稜太露,不似老司鐸之和平也”。端聞之,深自改悔。諸生復曰:“小司鐸閱歷未深,而能變化氣質,吾儕又得人師矣”。在平山時,選諸生聰穎者,住齋貧則給以膏火。尋常講論孝弟僅信而外,餘力則以學文。嘗謂諸生曰:“山至,不平者也。而以平名,况人心本平,豈可使不平乎”?諸生大加奮勉,學憲按臨。正定謁廟,見諸生講書剴切,舉步安詳曰:“此必平山弟子也”。一言九鼎,至今猶作美談。照例揀選知縣,以才力不及辭。著有《臨文十字訣響塘詩集》,行世。  王定元《正誼太夫子傳略》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民國臨榆縣志》

        作者:[民國]張克湘修[民國]高錫疇纂
        版本:民國十八年鉛印本、卷之十九、第458頁、31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8-21 06:50 , Processed in 0.8866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