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373|回复: 1

 程母二夫人祠堂记

[复制链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发表于 2021-11-18 08: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

将忧人之忧而自为者乐乎抑皆其无忧而后能乐乎
它日余持此说也从山中之人叩而学之
   程母二夫人祠堂记
自宗法废士大夫不幸而无子则取之他宗比其讳之
也缘饰覆护若固有然余独见蜀鹤山高魏氏台西涧
陈叶氏合二族为一家岁时子孙衣冠朱紫通祠庙联
昭穆班拜齿坐上不诬其祖下不没其亲如秦汉前分
注别籍而相展叙者礼有缘于人情可以义起其谓此

卷五 第 16b 页 WYG1194-0073b.png

类哉江东醴陵教授程元宪见余言其二母氏之事元
宪故弋阳郑族而贵溪程出也程夫人之父礼兵曹掌
故用经术两贡于乡入太学释褐称江南名儒委家政
于翁夫人程夫人为女甫十龄辄能代二亲经纪中外
事化艰险为饶裕既长适郑郑亦益睦当是时程夫人
之仲弟今将仕公之夫人邵氏亦贤淑娴礼度与程夫
人相善缙绅间号孝义程家宪府尝列上其事乞褒显
值改物不果既而邵氏无子掌故公夫妇年且七十每

卷五 第 17a 页 WYG1194-0073c.png

享先庙却顾深念忧形颜色会甲戌岁程夫人携诸甥
归宁见元宪方龀奇之曰必以是为吾贤妇嗣且吾女
虽郑归程氏家由吾女而立不可忘程夫人以姑婿辞
明年程邵二夫人相继卒掌故公夫妇固请于郑得如
言以童孺持丧行服乙亥秋九月也后三十一年当大
德八年甲辰于是元宪归自醴陵既阅岁即高守坞郡
夫人之墓西筑堂以并祠程夫人供养铺设种莳布植
一一如式旁祠置田若干亩以充祭荐守护之费初醴

卷五 第 17b 页 WYG1194-0073d.png

陵以乳泉得名其泉不时发父老相传有异人至其地
则发醴陵升州设教授自元宪始庚子春山亭落成而
泉发于亭下凝碧如染因名亭漾泉中都官部使者州
长僚佐学士诸生徵图作歌以相推美及是以名祠前
之池亭所以申报称寄思慕之道甚备而不鄙辱谂于
予噫嘻此固畴昔所常惓惓于缘情起礼之叹者也元
宪年方强仕有才学能不遗其本益取德义道艺倡率
程郑子姓使两家贤俊云蒸雾滃他日轩车驷马修宗

卷五 第 18a 页 WYG1194-0074a.png

合谱于高守之亭者累累百世而不绝后之君子夫岂
惟高魏陈叶是许将程郑阀阅附焉盖皆漾泉之馀泽
也耶其年十二月十日剡源戴表元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16: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母二夫人祠堂记

自宗法废弛以来,士大夫若不幸无子嗣,便往往从他族中过继。而对此等讳莫如深之事,人们总是竭力掩饰,仿佛本就如此。我唯独见到蜀地鹤山之巅的高魏氏一族,竟能将两族合而为一家。每逢岁时祭祀,子孙们身着朱紫官服,共同祭拜于祠堂之中,昭穆有序,按年龄长幼依次排班跪拜,上不欺瞒先祖,下不埋没双亲,犹如秦汉之前虽分籍别居却仍能相互帮助办理丧事一般。礼法原本人情所系,可因义而兴起,大概指的就是这类情况吧!

江东醴陵教授程元宪,曾向我讲述他两位母亲的事迹。元宪本为弋阳郑氏之后,而出仕于贵溪程氏。程夫人之父,曾任礼兵曹掌故,因精通经学而在乡试中两次中举,入太学后脱去布衣,成为江南一代名儒。他将家政事务托付给夫人打理。程夫人年仅十岁,便能代替双亲处理家中内外事务,将艰难险阻化为甘甜富裕。及至长成,嫁入郑家,郑家也因此更加和睦。当时,程夫人的二弟之妻邵氏,亦是贤淑温婉、知书达礼之人,与程夫人关系甚笃,士绅之间赞誉她们为“孝义程家”。元宪曾上书官府,请求表彰她们的事迹,却因时局变迁而未果。

不久,邵氏无子,掌故公夫妇年近七十,每逢祭祀先祖之时,总是回首泪下,忧形于色。恰逢甲戌年,程夫人携外甥们归宁,见元宪年幼而聪颖过人,便说:“此人必将成为我贤淑的儿媳。”又说:“虽说我女儿嫁到了程家,但程家能立起来,还是靠我女儿,我们不能忘了程夫人。”虽以姑婿之礼相辞,但次年,程、邵两位夫人相继去世。掌故公夫妇坚决向郑家请求,最终如愿以偿,让元宪以童稚之身为二母服丧。那是乙亥年秋九月的事。

此后三十一年,即大德八年甲辰,元宪自醴陵归来,已历一年有余,便在高守塢郡夫人墓西,筑堂以合祭程夫人。堂中供奉祭品、摆设种植,一一如旧制。又在旁祠置田若干亩,以充作祭祀守护之费。

起初,醴陵因乳泉而得名,此泉不时喷涌,父老相传有异人至此,泉水便涌。醴陵升为州,设教授之职,自元宪始。庚子年春,山亭落成,而泉水恰在亭下喷涌而出,碧绿如染,因此将亭子命名为“漾泉”。中都官部使者、州长僚佐、学士诸生,纷纷征召画图作诗,以相互赞美。至此,又以“漾泉”之名命名祠堂前的池亭,以此来表达思慕之情,十分完备而不失恭敬,元宪向我说明了此事。

唉!这本来就是我过去常常因情感而兴起礼法之叹的啊!元宪正值壮年,有才学,能不忘根本,更以德义道艺来倡导率领程、郑两家的子孙,使两家贤俊辈出,如云蒸霞蔚般众多。将来他们定会乘着轩车驷马,在高守之亭修宗合谱,百世不绝。后世的君子们,难道只会赞许高魏陈叶这些家族吗?程、郑两家的门第功勋也将被附丽其中,大概都是漾泉之恩泽所及吧!

该年十二月十日,剡源戴表元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5-3 19:56 , Processed in 0.1500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