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595|回复: 0

二程(程颢、程颐)后裔概况--程耀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1 05: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国酒都程耀华 于 2022-6-11 05:44 编辑

二程(程颢、程颐)后裔概况

--程耀华
、二程是中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的并称。河南洛阳人。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官至监察御史里行。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称二程。二程的心理学思想较为丰富,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后世称为“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是“理”,它作为绝对本体而衍生出宇宙万物;他们的最高心理范畴是“心”,它作为“理”的等同物而产生人的形体:“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二程的心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他们的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中,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该书校点本。
程颢(明道)有三个儿子,长子端懿,任宋蔡州汝阳县主薄(今河南省汝南县),后监西京酒税。随高宗南渡迁吴门(江苏吴县)。次子端悫 少亡(五岁)。三子端本,举进士,为陕西醴泉县令,被庸医致死。端本生子旼、晔,旼无传,晔宋桐庐县尹,生子克绍、克功。克绍生子淑良、淑贞、淑杰。淑良子清。克功迁河南荥泽县(今荥阳市)下户,生子淑伦、淑仲。端懿生子昂、昺、昇、冕。昂迁广东南海,昺迁四川道下户,昇无嗣,冕留居濮阳龙潭里,程颐曾孙节之,经建康留守马光祖奏请朝廷,继为建于建康的明道书院掌祠(执掌祠堂)。节之生涛,涛生偃孙,为建康府明道书院掌祠。文简公(程琳,二程族叔)支派幼学与偃孙为侄行(排行),经留守姚希得奏请继明道(程颢)为掌祠。自明道至幼学,历经七代。克绍:明道四世迁荥泽;德昭:明道九世迁湖北麻城孝感乡;万龄:明道十三世孙,卒麻城,灵柩运回河南归葬大杨坟;钟灵:明道十九世孙。钟灵公生于宪宗成化十五年,明进士,圣召任职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落业鹅掌大丘,官校尉,圣封柱国,湖北麻城孝感有祖业。一身报国,皇封仕途任职于湖北麻城孝感始迁赴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任职,落业鹅掌大丘。嘉靖1553年皇封柱国(从一品)。明正德1509年,蜀寇蓝廷瑞等盘踞四川拥众10余万反叛,明廷遣尚书洪钟征剿不利,后命太子少保都御史彭泽率总兵时源西征,钟灵祖从军入川。平定后驻守内江高梁镇石子岭程家湾,为入川始祖。程钟灵公夫人林氏,贞静幽娴,储充饶裕,广发善心,于西涯街南门外合水河修大桥一座,名曰“八仙桥”,誉示八子之荣。夫人冰心玉洁,只手撑天,德范高尚,蒙明朝嘉靖帝御赐牌坊一座并楹联一副:“只手补完天地阙;冰心照破远长迷。”横额“金石同心”。林氏夫人,懿德生辉,光宗耀祖,名播京师,堪称巾帼英雄。程钟灵公林氏夫人育聪、明、智、慧、定、国、安、邦八子。弟兄出仕,有举人、贡生、监吏,唯国、邦二公升进朝廷,虽无公侯之职,后选阁公之品,名居高座,位极人臣。明万历初年,时逢战乱,聪、明、智等扶林夫人随营入播征夷,落户仁怀县安罗里三甲地名青菜沟。八房裔孙分居滇、黔、川、渝、豫、皖、苏、吉并海内外,逾两万户十万之众,枝繁叶茂,瓜瓞绵绵。八房系传近有二十余世,十万余人。分布于西南及全国各地和海外。伊川(程颐)十三代孙子中传九代至接道,明朝崇祯年间经巡按李白宣(崇祯三年(1630年)李白宣任河南巡按)奏准,以伊川后裔继明道嗣,以接道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明末李自成军至嵩县,被害于九皋山下。伊川二十代孙宗昌,康熙八年经御史傅士舟奏准,继明道嗣,康熙九年,袭博士职,后成令典。宗昌后佳璠、举、周锡、汉、奉箴、应斗、星昂共有八人袭博士职。奉箴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随驾祭祀曲阜孔林后,又到设在国子监的临雍殿听乾隆讲学,被朝廷赐朝服,荣耀一时。
程颐(伊川)有三个儿子,长子端中,举进士,随高宗南渡迁安徽池州,管理六安的军事,兼管内营田事。建炎三年,金军攻打六安,有人请他出城投降,他立刻命人推出去斩首,亲自率领军队去抵抗金军,金军大败,他追赶了二百多里,到了撞山下,金军杀了回来,端中奋力血战,被金军砍头后,身子挺立不倒。宋高宗听闻,十分哀痛,派人铸了一个金头,安在尸体上安葬。次子程端辅携子孙迁居金城(今江苏省句容)。三子程端彦,举明经(科举考试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为宋从政郎,会州(今甘肃会宁县)司户参军,后随高宗南渡迁池州(今安徽省贵池)。端中生子易、晃、晟。易随宋高宗南渡,易生子原之,原之生子沂、济、渐,渐生子叔浩,叔浩生子梅,梅生子兴、谨,兴生子德用 、德林、德懋。谨生子德元、德超,德元后人分居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德超的曾孙程度(字法古)明初迁河南郑县东南(今郑州管城区一带)。元朝时,兴的长子德用回到洛阳守先祖祠、墓。德用生子光祖、绍祖、敬祖,敬祖生子良,良在明朝洪武初年,因才能被推举为浙江按察使佥事(辅佐按察使、分领各项事务的官员)。良生子仕源,仕源生子子中。明宣德六年(1431年),朝廷寻找程氏后人守墓,子中被选守伊川祖坟。子中生子彦彰,彦彰生子思聪,思聪生子克仁,是程颐第十六代孙。明景泰六年(1455年)明代宗朱祁钰下诏录用二程后裔,比照颜孟例授予翰林院五经博士。克仁被授翰林院五经博士。至此成为令典。克仁生子继祖,于明弘治十三年袭职。继祖奏请朝廷得以给田修理坟墓、祠宇,改民籍为贤籍,豁除丁徭。并成为令典。程颐后代子孙中袭翰林博士的有克仁、继祖、世宥、心传、宗孟、宗昌、佳後、佳祚、延祀、倓、秀实、广德12人。佳祚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明末遇害。五经博士是学官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从明代宗(1455年)开始,二程后裔比照颜孟例袭五经博士,以示朝廷对二程后裔的尊崇。明代以来,二程后裔中,共有20人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其中程颢后裔8人,程颐后裔12人。在二程后裔中,明成化年间的程敏政堪称传承二程理学的佼佼者。程敏政(1444~1499),字克勤,休宁县城陪郭人,程颐十五代孙,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祖籍篁墩(今属歙县),故以篁墩为号。他出身武宦之家,自幼聪敏,有神童之称。10岁随父程信到四川,为巡抚罗绮所钟爱,推荐给英宗。召见时,英宗令作《瑞雪》诗和《经书义论》,他才思敏捷,文采出众,受到称赞,被破格送入翰林院读书。后学业大进,又受到大学士李贤赏识,被招为女婿。成化二年(1466年),应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英宗、宪宗两朝实录编写。弘治初,擢少詹事,后被提升为侍讲学士。孝宗继位后,尊称他为先生。时人评论说,翰林中“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他因才高自负故遭人所忌,弘治元年(1488年)被御史魏璋以暧昧之词弹劾,被免职,归南山读书。五年后,再次起用,任太常卿兼侍讲学士,掌院事。后又任礼部右侍郎,专掌内阁诰敕。弘治十二年,会同李东阳主持会试,考生唐寅、徐经预先做的文章恰与试题吻合。给事中华昶劾奏程敏政泄题,被执下狱,唐、徐亦同时获罪。后经查明华昶劾察失实,释放出狱。他不愿为官,坚请免职。不久,因悲愤成疾,发痈而卒,终年55岁,追赠礼部尚书。程敏政是活跃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一位大家。他在文献学、理学及文学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对这一时期学术思想风气的转变,起到了相当大作用。程敏政的理学思想以合会朱、陆二学为宗旨。在明初极端高压的政治环境下,程敏政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更多地去体现与张扬理学中积极合理的内核,反映了对社会政治不合理因素实行变革的愿望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私奉献,宁静致远。
厚德载物,四言箴律。九思立德,天人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4-5-5 17:13 , Processed in 0.1501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