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129|回复: 2

东莱文史谱牒篇·程氏族谱

[复制链接]

574

主题

939

帖子

44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72
发表于 2023-12-18 2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邑之有志,虽历久亦可知其源而考其流也。程氏系出颛顼之后,西周成、康之际,伯符封于程,遂以国为氏。至北宋,明道、伊川二夫子,理学嗣圣,为万世儒宗,程氏之为河南望族久矣。
南宋之季,我先祖避乱于蜀之成都。明洪武年间,始祖钮公东迁山东莱州府掖邑,居城西十八里埠上庄,世称埠上程家。清乾隆后,隶属神山乡曹村社,渐析为上埠、下埠二村,族人分三大支,各以东、西、南名之。数世后,又有徙居神堂、郎村、徐家诸村者。至今,子孙绳绳相传凡廿一世,五百余家,人丁繁衍至两千三百有奇,似瓜瓞绵绵,可谓盛大矣
明清以来,历代诸公数修旧谱,继述接续,因而世系相传不朽。民国五年(一九一六),族人仁顺、广恩、广恒、广普、义源、绍濂、绍富等修订族谱,议定自第十二世起,采用清末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所拟之起名定例,族人当依次以“敦仁广义,远绍显谟,培基振绪,益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锺灵”三十二字为派语,惟第十八世“显”字辈者,犯西支第十三世祖讳,乃以“嘉”字代之。嗣后,虽户大丁繁,必著载详明,世系不紊,先人之传流,有凭无失,此诚我族莫大之幸焉。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莱阳县天井山村程氏族人绍馨、绍益等倡修胶东程氏统宗谱。是时,邑北柳林头村族人善超、国安等,会同我族之绍濂等,不惮勤劳,历时两载,修成《掖县程氏族谱》二册,与天井山联谱刊印,是谱全套十四册,真洋洋大观也。本邑之内,除我族外,谱书尚载柳林头、元岭陈家、程家、崔家、凤凰庄、桥头六村世系,为我程氏立不世之功。


至今七十余载,世远年湮,长者日少,加之天下承平既久,族支愈众,倘或疏漏舛误,则甚负先人数修之雅意。今日不修,更待何时?
皓惟恐愈衍愈久,旧谱日损,近世失传,故于邑内外访吾同宗,考其支派源流,耗时十载,数易文稿,汇而成书。惟以皓才疏学浅,既叹史料之缺,复感财力之艰,仅略具雏形耳。幸有族人嘉善、颖刚、绍成、嘉毅、嘉猷、嘉音等,慨然捐资,大力襄助,始有今日族谱之刊行。
俾世德赖以弗泯,后人再能续之,庶乎恢宏先人之盛德而世系相传于无己。
是为前言。
岁次壬辰孟冬东支二十世孙程皓谨书
————————
卷一家族概况
             一、中华程姓源流
程姓是中国当代100个常见姓氏之一,按人口在全国排第33位,总共约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7%。
程姓相传源于颛的曾孙重、黎,为尧帝南正司火之官,掌管祭祀天地神灵,后裔在周代被封在程(今陕西咸阳东),子孙遂为程氏。后来,程伯休父在周宣王时任大司马,封地改在程邑,即今河南洛阳一带。春秋时期,程氏主要在晋国繁衍,即今山西境内。秦汉之际,程氏除在今山西、河北、河南进一步繁衍外,已迁入今四川、浙江、江西,其中在河北形成了广平郡望。魏晋之际,北方连年战乱,中原各氏族纷纷南渡,今安徽、江苏是程姓南迁的主要地区,在新安(即徽州一带)还繁衍成为望族。其后,再播迁于今湖南、江西。与此同时,程姓在西北地区形成了安定郡望


唐宋时期,程姓散居全国大部分地区。河南洛阳的二程即程颢、程颐)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是孔孟的继承者,受到后世历代皇帝的尊崇,影响很大,洛阳程氏遂被视为程姓正宗。
明清时期,程姓已广布于中国大地。明初,官方曾将人口密集地区的部分民众迁徒到由于战乱或灾荒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以促进生产,例如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向河南、山东等地的移民。而据族谱记载,我们莱州境内的程氏大多为明初四川移民后代。
             二、莱州程氏支系
莱州市旧称掖县,明清两代是莱州府治。据1996年版《莱州市志》载录,程姓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至5‰,在457个现有姓氏中依人口多寡排第45位。据调查,莱州程氏主要分属三大支系:
(一)掖西程氏
即我族程氏,又称埠上程氏,民国五年族曾祖绍濂修谱时,为区别于境内其他程氏,将族谱题为“东莱掖西程氏族谱,今从其日。我族程氏源自虎头崖镇上埠、下埠两村,始祖程钮,明洪武年间自四川成都迁来。其主要分支有:虎头崖镇神堂村程氏,支祖程洪富、程文浩;虎头崖镇郎村程氏,支祖程至高;虎头崖镇徐孙村程氏,支祖程维屏、程宝贞。
(二)柳林程氏
源自城港路街道柳林头村,始祖程海,明永乐年间自四川成都千来,是莱州境内人数最多的一支程氏家族。其主要分支有:金仓与道崔家村程氏,支祖程中魁;程郭镇西蚕庄村程氏,支祖程夏;呈郭镇桥头村程氏,支祖程宜安、程宜宁;程郭镇清明沟村程氏,祖程朝卿;郭家店镇凤凰寨村程氏,支祖程百祥。此外,三山岛道前吕村(支祖程才广)、文峰路街道田家村(族谱已佚)、郭家店镇元岭陈家村(支祖程朝宗、程朝元)也有程氏族人分布,但源不明,族人多称源自柳林头,不过并无确切证据。
(三)坊北程氏
源自程郭镇东坊北村,始祖程稳,附近前坊北村也有少量分支。乾隆年间邑人毛贽所撰《识小录》提到:“掖自金元兵燹后,土者少,惟武官刘氏、坊北程氏、军寨吕氏、王西王氏七、八姓。里明确说,坊北程氏为境内土著旧族。而据笔者调查,清代以来北程氏曾与柳林头程氏联宗。柳林头村清嘉庆年间所修《程氏族》记载:“我祖宗海于大明之初永乐时奉旨自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白迁于莱郡掖北。”而联宗论辈分后,坊北程氏所供奉之始祖程比程海尚早4代,可证实坊北程氏最晚元代即已占籍掖县。

三、掖西程氏家族
掖西程氏,又称埠上程氏,因我族程氏主要聚居地——今莱州市虎头崖镇上埠、下埠两村旧称掖县埠上庄或埠上程家,故名。
一)明代川籍移民后代
据1916年版《程氏族谱》记载,我族先祖“世传原籍河南”,“南宋之季避乱于蜀”,“明洪武二年由四川铁碓臼程家东迁山东莱郡,ト居于城西十八里处”
元末,胶东半岛兵燹频仍,局势动荡,人口损失十分严重。《东莱吕氏家谱》称:“(红巾军)毛贵犯莱州,蹂躏三次,诸姓在莱者残伤殆尽。”明朝建立后,为安定社会,发展生产,朝廷从四川、云南等地向掖县迁来大批移民,《东莱吕氏家谱》称他们“来四川者十有八九”,《识小录》也提到,他们“多成都人”


至于移民时间,各姓氏族谱记载不一:多称明初洪武二年(1369),如我族程氏。不过,另据程钮曾孙程虓墓碑记载,程虓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人,曾祖与曾孙相差200余年,不合常理。亦有言永乐年间(1403-1424)者,如柳林程氏。《识小录》也称移民系“永乐间所迁徙之小民也”。而据《明史》记载,洪武四年(1371)明将傅友德才“下成都,四川平”,所以洪武四年之后到永乐年间40余年中,是明廷向掖县大规模移民比较集中的时间。洪武、永乐之际,从四川迁入掖县境内的移民家族很多。
)家族支系与聚居村庄
我家族共分东、西、南三大支:下埠村一部分与居郎村、徐家村者为东支,下埠村一部分与居上埠村一部分及居神堂村者为西支,下埠村小部分与居上埠村一部分为南支,三支祖先分别是始祖程钮的三个儿子—程大宝、程大本、程大宾。
上埠、下埠两村是我族的主要聚居村庄,位于莱州城区西南16里、虎头崖镇驻地神堂村西南高埠之上,其中下埠村在北,约130西程氏谱
户上村在西南,约70户,两村95%以上男性居民为程姓两村南部有台龄》、顶、蜗子等山峦,海拔均不高。
村,位于虎头崖镇驻地神堂村西北3里,相传宋朝时由立村,代此处尚有元代将军郎简墓。全村共580户,有孙、、程、、毛、丙等姓氏,程姓系下埠村东支第八世族人程至高迁入所繁之后代,大多聚居于村东北,共约40户,最快传递至第二十一世。郎村程氏祖坟坐落于下埠村东北,共有两处:一处东坐,其南一处名曰东边。据老年人回忆,旧时每年清明节和十月一的春秋两祭,村族人即阖族前往致祭,众人成群结队,抬着食盒,祭拜完即于正午时分发火烧、菜肴。可惜,这些古在“大跃进”时被夷平。
神堂村,清花隆版《掖县志》记作“神棠”,位于莱州城区西南16里现为虎头崖镇驻地,共304户,现有马、丁、陶、郭、程、涯、朱等姓氏。程姓系下埠村西支族人程洪富(九世)、程文浩(十一世)相继迁入所繁衍之后代,共约40户。其中程洪富无子,其义手程会同从下埠过继堂侄程文锦为嗣,而程文锦亦无子,又以侄孙程显珠为嗣孙,其子孙聚居于神堂村东首。程文浩支则聚居手神堂村西南民国时期,又有程显珠之后程占官、程文浩之后程英顺分别迁居今虎头崖镇西王家、西十里堡,现各有2户


徐家村,旧称王氏徐家,位于神堂村北4里,明初由徐姓建村,1982年与毗邻的孙家村合并,统称徐孙村,全村共约60户本村程姓分别为下埠东支族人第十五世程维屏、第十六世程宝贞之后裔,至今各历5代,共有族人10余户。两支同源于下埠东支第十一世程文,其中程维屏无子,以其外甥为嗣。
(三)家族派语
所谓派语,又称字辈。据1916年版《程氏族谱》记载,我族派语为:“敦仁广义、远绍显谟、培基振绪、益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钟灵。”此32字,与今日胶东地区及东三省程氏家族大致相同。唯独,第十八世原拟之“显”字,因犯西支第十三世祖讳,改以“嘉”字代之。
1916年版《程氏族谱》规定:“十二世当以'敦’字起,而名登鬼箓,末如之何,今将十三世人之生存者改名'仁某’,以下则按次循序。”据此,在民国年间修谱时,凡未按此32字取名者,除已故者外,都要另起谱名,并在旁边标注原名。1937年莱阳县天井山所修《程氏族谱》世系表中,所有族人凡是当时在世者,只记载谱名,幸在1916年所修族谱中载有原名,可供参照。
我族经过600余年繁衍,最快已传递至第二十一世“基”字辈。其中,尤以东支支脉最盛,成员辈分也普遍较低。
(四)现存族谱
本族历史上曾多次编修族谱,明代所修者已毁于明末战火,现存族谱为民国时期先后两次所续修,因复本量较多而未在“文革”中失传,兹略述之。
1916年,族人程景寿、程绍濂、程绍富等倡修族谱,由程绍富、程云鸪、程绍濂誊抄三套,今均存世,分别藏于程绍富长孙程谟君、程绍业次子程嘉顺、程绍濂三子程嘉节处,内容略有不同,其中以程绍濂抄本最为详细完备,后面还附有墓图。


1935年,莱阳县天井山村(今属莱西市店埠镇)程氏族人在该村程氏家庙北祠堂召开会议,由程仁鹏、程翔九、程展初、程绍馨、程绍益等人发起重修登莱地区联宗族谱,成立了相关机构,派出专人于登莱各县广泛搜集资料,至1937年刊出石印本《程氏族谱》14册:起首2册为《程氏重修谱书议决案》与《河南程氏正宗世系》,接下来有各县的程氏世系表,包括莱阳县5册、即墨县1册、掖县2册、平度县1册、海阳县2册、黄县招远县栖霞县合
1册,共涉及胶东地区数十个程姓村庄。据族谱中夹带的帐单显示,当时此谱共印100套。
首册《程氏重修谱书议决案》内含序言及会议记录,详细记述程氏家族自明初以来在胶东地区的迁徙、分布以及历次修谱情况,对此次修谱的经过也有详细记录。
民国二十六年莱阳天井山刊印的《程氏族谱》
《河南程氏正宗世系》起首有序言数篇,后面有河南二程(即程颢、程颐)家族自黄帝至民国100余世的世系表,二程以上只载直系,上古部分世系多为后世附会,二程以下只续有洛阳程德用一支,称为“正宗世系”。此谱将莱阳县天井山村程氏一世祖程柩列为程颐(1033-1107)第七世孙,又云程柩系明永乐二年(1404)由河南洛阳迁居莱阳,算来平均每代50余年,不合常理,似有攀附名人后裔之嫌。
各县世系表,多为树状图,条理清晰,昭穆不紊。缺陷是大部分世系表只记男性名字,未载配偶,即使男性亦仅载谱名,未标注本名、字号,由于宗族庞大,重名者多,入谱者信息量少易给后世续谱造成不便。世系表以天井山村居首,莱阳境内程氏多为其分支,即墨、海阳、栖霞、平度等县亦有部分村庄为天井山分支,而掖县程氏及平度部分程氏则多云自四川徙来。


掖县入谱的村庄包括:柳林头、埠上程家、崔家、元岭陈家、凤凰庄、程家村、桥头。此套族谱为树状格式,体例完备,印刷精良,缺陷是大部分村庄世系表中删除了配偶姓氏,只记录男性,且谱中只记载谱名,未标明原名,容易给后世修谱造成不便。另外,东坊北、前坊北、清明沟、西蚕庄、田家等几个村的谱系皆未收录。
另据族人程绍业介绍,当年为响应天井山修谱,下埠村将修谱办事处设于其家中。家谱修完后,下埠村派出族人程义汉等人用骡子将印好的家谱自莱阳县驮回下埠村所藏天井山谱在“文革”中,大部分被焚毁,仅保存有记载我族程氏世系的一本,现收藏在程嘉驰处。据笔者调查,本市柳林头村族人程显厚、元岭陈家村族人程远亮家中尚保存有全套。
(五)祭祖情况
本族自古敬祖之风很兴盛,原本家家皆有影(即挂谱,也叫家堂,上面绘有祠堂图样,并填写有近支已逝者名讳),于春节期间奉祀,但大多在“文革”时期被焚毁。在下埠村东西大街路北,曾有影房三间,现已无存,只遗留一张用于摆放供品的翘头案子,现放置在族人程嘉毅开办的诊所中。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宽松,传统文化精神回归,许多族人特别是老年人,恢复春节期间祭祀影的传统礼仪。每年除夕至正月十六,各家各户在正屋正中设置供桌,摆放祭品,男女老少虔诚祭拜。
(六)家族英才
明清时期,本家族无人考取科举功名,只有一名地方小官-河南禹州递运所大使程志保民国时期,有许多族人“闯关东”谋生,其中有的出人头地,如程美善曾任沈阳商会会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者有:贵州省遵义煤矿原书记程远慰(字子元)海军大校程绍成、海军大校程钧谟、哈尔滨市建材局原局长程绍文、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程颖刚、中石化炼油事业部市场处处长程嘉猷、住建部主任科员程嘉音等。1978年以来,由于重视教育,先后有6位族人考取博士研究生,21位族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拥有本科学历者70余人,其中程钧谟、程涛、程宏、程培涛、程丽娜等均在高校任教。
东莱掖西程氏族谱
博士研究生(6人)
姓名   生年 就读院校
程钧谟1964 上海理工大学
程涛196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程宏1973 同济大学
程凯1983 浙江大学
程皓1983 中国人民大学下埠
程建丽1983 上海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21人)
姓名生年就读院校村庄支属
程钧谟
1963 华中科技大学郎村东支
程嘉猷1965 大连理工大学下埠西支
程丽娜1975 中央美术学院下埠西支
程培涛197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埠东支
程礼波1979 山东理工大学上埠南支
程昊1980 首都经贸大学东支郎村
程培波1981 中国矿业大学
东支
程晓丽1982 山东大学上埠东支
程泉明1982年 西北工业大学郎村东支
程嘉政1983 英国剑桥大学
上埠南支
程蕾洁1983 东北林业大学匕下埠东支
程蕾1984 北京师范大学下埠南支
程坚1985 复旦大学
神堂西支
程丽娟1987 中央音乐学院下埠东支
程明爽1988西北大学郎村东支
程祥1988德国帕德博恩大学下埠东支
程妍妍1988德国巴贝尔斯伯格电影学院下埠西支
程靖涵1989英国诺桑比亚大学下埠西支
程美琳1989美国纽约大学下埠南支
程晶1989南京农业大学上埠南支
程丽1989北方工业大学上埠西支

(六)长寿老人
莱州市是中国老年协会命名的“中国长寿之乡”,许多村庄里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年过90岁甚至100岁的老人也不乏其。我们程氏家族亦是如此,兹将族人中年逾90岁者列表如下。
寿翁(21人)
姓名生年卒年享寿村庄支属
程和同1846 1946 101岁下埠西支
程英田1859 1954 96岁神堂西支
程远发1866 1955 90岁下埠西支
程义茂1870 1959 90岁下埠西支
程连璧1882 1978 97岁上埠南支
程介甫1883 1978 96岁下埠西支
程建章1895 1985 91岁郎村东支
程绍贤1905 1995 91岁郎村东支
程绍福1908 2000 93岁下埠东支
程步营1912 2005 94岁神堂西支
程远芳1913 2009 97岁下埠西支
程义俊1914 2003 90岁上埠西支
程绍元1914 下埠西支
程绍圣1917 2009 93岁郎村东支
程步武1918 2010 93岁神堂西支
程绍舜1919郎村东支
程嘉有1919神堂西支
程敬远1920上埠南支
程绍津1920 2009 90岁 下埠东支
程绍谦1921 下埠东支
程绍京 1922 下埠西支
寿妇(27人)
姓名   生年  卒年  享寿  村庄  支属
程绍庭妻王书秀1894 1983 90岁下埠东支
程义庆妻锺克娟1901 1994 94岁下埠南支
程远洲妻孙兰斗1901 1996 96岁神堂西支
程泰远妻王玉美1902 1996 95岁下埠东支
程远良妻傅述满1903 1994 92岁上埠南支
程远岭妻刘永成1904 1999 96岁下埠西支
程典章妻丁宝玉1905 1994 90岁下埠东支
程炳章妻刘克珍1908 2011 104岁郎村东支
程义同妻吴花荣1909 1999 91岁下埠西支
程学志妻周恩淑1909 2001 93岁下埠西支
程绍溪妻王凤英1911 2002 92岁下埠东支
程绍舜妻葛长芝1913 2002 90岁下埠东支
程绍文妻孙玉田1913 2004 92岁郎村东支
程远业妻邓淑香1913 2005 93岁神堂西支
程远信妻王云彩1914 2006 93岁下埠西支
程绍禹妻张玉兰1914 2006 93 下埠东支
程义灏妻葛金花1915 2007 93 下埠西支
程义俊妻陶素贤1915 2010 96 上埠西支
程希章妻宋召桂1917 郎村东支
程绍福妻王桂花1918 2012 95岁下埠东支
程远贵妻朱秀贞1918 2008 91岁上埠西支程绍绪妻邵介花 1919 2008 90岁上埠西支
程绍舜妻赵春英1920 郎村东支
程嘉策妻郭春香1920 下埠东支
程远志妻宋爱玉1921 神堂西支
程义彦妻陈喜秀1922 上埠西支
程远光妻柳培兰1922  神堂西支
程绍昌妻陶东生1922 神堂西支

卷二   旧序凡例
                     序
尝考程氏本颛顼、重黎之后,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遂以国为氏。其后散居四方,与孔子倾盖而谈者有程本,改古篆为隶字者有程邈。历汉、魏、晋、唐以来,代有闻人,指不胜屈。至于赵宋,其族居河南,炳耀于人之耳目者,则有明道、伊川二夫子,为万世儒宗,程氏之为名族久矣。
我始祖蜀之细民也,世传原籍河南,徙居于蜀。明洪武二年由四川铁碓臼程家东迁莱郡,ト宅于城西程家。原谱记载甚详,惜遭明季兵燹,付之一炬,而后人竟茫乎莫之考焉。
念自迁莱以后,距今五百余岁,南北二村不下百有五十余家,其移居神堂、郎村者又数十家焉,往过来续派别、支分。不修谱以纪之,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其无考者又不知凡几矣。
予生也晚,欲以谱纪五百岁之宗派,其事良非易易。是以邀同族叔仁顺,兄广陌、广陆,弟广恒、广普,侄义策、义齐,孙量远、崙远、远津,曾孙绍富、绍濂等沿户笔书,潜心校勘,纂成一书。不敢谓玉谱金牒,足以光宗耀祖。亦欲家藏一册,俾后世知某也大宗、某也小宗,某也生子、某也继子,脉脉相传、绳绳相贯,庶不至于无考焉而已。
若夫始祖之所自出,与河南同宗,今则谨取河南联宗之三十二字按次命名,与之合派,聊以示不忘本云尔。
民国五年丙辰孟冬十四世孙广恩序

                        序
尝闻我族程氏,原籍河南人也,南宋之季避乱于蜀,有明初迁居于莱,我族之与河南同宗也明矣。
向之客游即墨也,遇河南程某于邸,秉烛宵谈,叙及先祖蜀之事,并宗派命名之字,言之历历。惜尔时俗务纷心,未能详为记忆也。
今正合族会饮,父老嘱予修谱,予闻之而心殊歉然。幸闻有城北柳林同族某,西游蜀、南至洛,循流溯源,知程氏为河南之所自出而联宗于彼,确乎其不可易焉。故吾族兄广恩、族侄义策、族曾孙绍富冒暑而往,请谱而归,按世叙次,遵字改名,是数百年之视为秦越者一旦联络如一家人矣。
谱既告竣,更订族约:“后人有不依字命名者,斥之不得入谱。”非过责也,盖愿后世体吾修谱联宗之苦衷,奉而行之,则世世知与河南同宗不紊。
其序云尔。
民国五年丙辰孟冬十四世孙广恒序
河南联宗起名例
按:十八世宜遵“显”字,因犯祖讳,谨以“嘉”字代之。
敦仁广义,远绍显谟。培基振绪,益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钟灵。

                           序
盖思仁孝莫如尊祖,亲睦莫如敦宗。欲知祖之自出,上宜追溯夫本源;欲识宗之相传,下当历叙其支派。吾程氏之世系,序于旧谱者详矣。自明初由蜀迁掖,居邑西十八里南北程家二村,后又有移于神堂、郎村者,传十余世,备见瓜绵椒衍之隆,分三大支,共有木本水源之思
乃旧谱既亡于明季,而宗支难明于后裔,幸有吾族曾祖广恩倡始修谱,予闻之欣然而喜,于是邀同族人互为详勘,五阅而后成。本支之为合为分,秩然可考;埙篪之孰伯孰仲,缺亦有间。虽不敢谓完善,而后嗣之论世系者不能无小补云尔。
按:旧谱分三大支,以东、西、南三支别之:予之族与居郎村者为东支一册,广恩之族与居神堂及南程家者为西支一册,仁顺之族与居南程家者为南支一册
又按:河南联宗起名有“敦仁广义”等三十二字历数世次,十三世当以“敦”字起,而名登鬼箓,末之如何,今将十三世人之生存者改名“仁”某,其下则按次循序,亲疏一律。俾后世子孙绳绳悉知祖宗一脉之相延,庶乎仁孝亲睦之心油然而生也已。
民国五年丙辰孟冬十七世孙绍濂序

                           凡例
斯谱之作,其法准于河南程氏自始祖至二世分三大支,各附各支以示不紊,但三支之长幼未详,不知孰伯孰仲,今以“东”、“西”、“南”别之,疑以传疑,不敢臆断也。
谱之所记,欲以垂示后人一家之信史,故功名事迹皆实录,不敢私意妄载。
入谱者程氏正脉,其有他房承嗣则明书“某之第几子出继于某”,受义子者亦必详之,恐其以伪乱真。
所配妇间有贤淑节烈亦并入载而附于其夫之后,不另为类者,从其夫也。
族中生子至十六岁成人,通知阖族附载于谱,庶世远支繁不至迷绪。
生子命名不得任意,须遵河南联宗之三十二字,否则不许入谱。
河南联宗起名例:敦仁广义,远绍显谟。培基振绪,益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钟灵。
世系图五世一图,横画五方,以别世代,有嗣者加一红圈,兼祧者加一黑圈,出继者加一黑点,义子者加一尖圈,无嗣者则不加圈;又以黑线纵横联层,各随其本生,是以同辈虽少者必列于前齿,长亦于后,有条而不紊也。
坟墓乃先人千载归身之所,恐久而泯没,故必记其地名方向,距村之远近,画为一图,以永垂不朽。
谱成之后,每年有增之事,务择善书者端楷附录,如法装订,不可苟且轻率,有累成书。
其各家收藏一帙,俱要束阁慎密,以待族中有显者登之枣栗。此系亲亲睦族之大事,我族人当共保之。
民国十六年丁卯仲春十七世孙绍濂序

卷三  祖茔图考
         (略)

卷四   东支世系录
【一世】
钮明初,由四川成都府迁居山东莱州府掖县城西十八里处。配姜氏三子:大宝、大本、大宾。

【二世】
大宝钮长子,东支祖。配马氏。三子:太友、弼、进。

【三世】
太友配王氏。二子:永富、永安。
配武氏。二子:宗智、放成
配高氏。四子:虓、京、宠、諠。

【四世】
永富配刘氏。一子:天绪。
永安配王氏。二子:天福、天禄。
宗智配丁氏。二子:世祥、世金。
放成配刘氏。一子:世富。
虓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一六二)处士[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卒后,葬于下埠村东北“东茔”,艮山冲向,由郎村管理。配王氏。三子:志保、志仁、志宽。
京配潘氏。一子:佳言。
宠配刘氏。一子:佳都。宠配
諠配姚氏。三子:亮儒、上儒、上林。

【五世】
天绪配孙氏。一子:邦重。
天福配刘氏。二子:邦奎、邦南。
天禄配马氏。二子:邦尧、邦舜。
世祥配王氏。一子:邦玉。
世金配董氏。
世富
志保  明万历年间河南禹州递运所大使。[递运所:明代专门送军需物资和上贡物品的运输机构]配杨氏。三子:邦学、邦翰邦林。
志仁配邱氏。一子:怀全。
志宽
佳言配曲氏。三子:邦崇、邦佐、邦谟。
佳都配丁氏。三子:灿、良、芷。
亮儒配张氏。一子:翠。
上儒配张氏。二子:魁、雷。
上林配赵氏。一子:擎。

【六世】
邦重配张氏。二子:思安、思贤。
邦奎配甯氏。
邦南配张氏。二子:启第、启信。
邦尧配朱氏。三子:继业、继田、继松。
邦舜配曲氏。
邦玉配丁氏。三子:君宁、君荣、君平。
怀全配王氏。一子:启光。
邦学配贾氏。一子:梦蛟。
邦翰
邦林
邦崇配孙氏。一子:福山。
邦佐配潘氏。
邦谟配王氏。一子:尧卿。
灿配王氏。一子:允中
良配王氏。
芷配王氏
翠配汪翠配汪氏。二子:仲才、尚仪。
魁配张氏。一子:名中。
雷配宋氏。
擎配张氏。二子:元中、元吉。

【七世】
思安配任氏。二子:明泉、明水。
思贤配邱氏。一子:明升。
启第配刘氏。继配卞氏。一子:明会。
启信配尚氏。
继业配李氏。一子:明思。
继田配曹氏。一子:明顺。
继松配胡氏。
君宁配毛氏。一子:明栾
君荣配毛氏。
君平配宋氏。
启光配刘氏。
梦蛟
福山配周氏。
尧卿配刘氏。
允中配徐氏。继配锺氏。三子:思、意、憼
名中配曹氏。一子:至高。
仲才配刘氏。
尚仪配滕氏。
元中配刘氏。
元吉配张氏。

【八世】
明泉配傅氏。二子:琦、豹。
明水配宋氏。
明升配毛氏。
明会配霍氏。一子:俏。
明思配金氏。二子:相、才。
明顺配穆氏。二子:仁、悦。
明栾配李氏。三子:瑞、瑚、欢。
思配王思配王氏、毛氏。一子:璜。
意配配安氏。一子:珍。
憼配毛氏,继配孙氏。一子:琇。
至高迁居郎村。配姜氏。一子:琳。

【九世】
琦配班氏。二子:克用、克璋。
豹配王氏。四子:自明、自亮、自哲、自敏。
俏配宋氏。
瑞配李氏。四子:自信、自金、自在、自兴。
瑚配陶氏。三子:自英、自远、自浩。
璜配尚氏。一子:克功。
珍配于氏。一子:克升。
琇配葛氏。四子:克俊、克光、克明、克信。
琳配孙氏。一子:自发。

【十世】
克璋配朱氏。一子:文堂。
克用配葛氏。
自明配严氏。一子:文耀、文显、文临。
自亮配任氏。一子:文忠
自哲配孙氏。一子:文臣。夫故,孙氏守节五十八载,年至八十三岁而终。嘉庆《续掖县志》记载:“孙氏,农家女,埠上庄程自哲妻,生有至性,奉亲相夫,媞媞静婉。夫故,藐孤生甫八月,抚育成立,守志五十余年而终。”
自敏配王氏。一子:文周。
自信
自金
自在
自兴
自英
自远
自浩
克功配陶氏。二子:文魁、文思。
克升配毛氏,继配李氏,再配商氏。
克俊配邓氏。
克光配葛氏。一子:文佩。
克明
克信
自发配赵氏。五子:永江、永河、永兴、永湖、永海。
…………

                           后记
2001年春节前后,我从下埠村族人程绍谋那里借来了一册莱阳天井山村于1937年刊印的《程氏族谱》,这本族谱记载十分简略,只有东、西、南三支世系表。而且,就在我拿到这册族谱时,上面的族人在世的已经寥寥无几了,如果再不续修,下去几十年,很可能有断档的危险。因此,从那时起,我便萌发了要续修《程氏族谱》的念头。
起初,我的想法很简单,无非是沿用旧时的做法,仅续男性族人,而且范围只限于下埠村。就这样,不到一年时间,很快编写出一本小册子。不过,由于天井山版族谱中记载的很多族人名字是谱名,与本名并不一致,因此给我留下了很多困惑,许多人根本搞不清是谁家的先祖。例如:东支第十七世的绍戴、绍蔡,西支第十六世的远宵、远臻,南支第十五世的义贵、义贤、义造、义德,等等。当时,这些名字下面一度空缺着,没有接续。
不久,伴随着我在大学里就读历史学系,接触了较多别的姓氏近年来续修的族谱(例如栖霞市牟日宝先生续修的《栖霞名宦公牟氏世谱》、荣成市彭守业先生续修的《荣成彭氏谱书》)。通过比较这些新修族谱的体例,我感觉到新谱应该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便决定将续谱范围扩大到包括上埠村、下埠村、神堂村、郎村、徐家村在内的整个家族,并拟在每位族人名下增加配偶名字、籍贯方面的信息。此后,又考虑到新谱要有时代性,即应该记载女儿的情况,至少要写明其名字、嫁到何地,可以附载于其父亲条目下。
2004年冬和2005年夏,我先后两次从郎村族人程绍纲、程嘉瑞处了解到,神堂村族人程谟君家中收藏有一套1916年续修的《程氏族谱》四册,是其祖父程绍富传下来的,主修者是程绍濂,首册是谱序,另有三册分三支以牒记式详载每一位族人的名字、配偶姓氏、子嗣,我闻讯后欣喜若狂。我来到程谟君家中说明情况后,他不仅马上拿出族谱供我翻阅,还很爽快地允许我带回家复印。
有了上述两种格式、两个版本的族谱(一是世系表式,一是牒记式),为我续修族谱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尤为难得的是,程谟君所收藏的这套族谱中还详细记载了西支族人改名的情况,经过核对,一目了然。例如前面提到的西支第十六世远宵、远臻,其实就是神堂村族人程天锡、程天庆的谱名。不过,由于程谟君的祖父程绍富是西支人,族谱对东、南两支族人的谱名、原名并未一一对应地标注,还需要我逐一调查、核对。不过,很快我又从族人程嘉节、程嘉顺那里借到1916年所修族谱的另两个抄本,分别由族人程绍濂、程云鸪誊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程绍濂抄本的书函题作“东莱掖西程家程氏族谱”,其中还有10幅祖茔图尤其珍贵!
在此前后,下埠村委会计程嘉宽、上埠村委会计程嘉培还分别将各自村的户口簿提供给我,建议我将最近几代人的生卒年份补充上。我感觉这个建议很好,便着手收集信息。显然,在村中居住的族人调查起来比较容易,难就难在许多族人早年迁居外地,有的还跟村中近亲有联系,有的则多年来查无音讯,调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了尽快将各位族人的信息收集完,从2005年至2012年的7年间,我又分别与下埠村的程远伯、程绍业、程绍谋、程绍训、程嘉惠、程嘉盛、程嘉节、程嘉宽、程嘉驰,上埠村的程德远、程惠远、程绍倜、程绍泰、程绍成、程嘉嵩、程嘉培,神堂村的程嘉毅、程谟君,郎村的程绍纲、程绍功、程嘉善、程宏谟,徐家村的程嘉琪、程嘉琮等族人进行了多次接触,获得了大量的线索。经过不懈努力,我寻找到许多外迁支系的信息,完善了族谱的内容。
其中,调查到的迁居本市各村的族人包括:迁居西王家村的神堂村族人程占官;迁居西十里堡村的神堂村族人程远盛;迁居西北隅村的徐家村族人程振家;迁居南关村的下埠村人程维智;迁居朱由一村的郎村族人程文章;迁居西关村的上埠村族人程恩远;迁居朱马村的上埠村族人程志远。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程振家一支和程维智一支的顺利发现,是很出乎我的意料的。在拜访徐家村族人程嘉琪时了解到,他的祖父程穆恩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程振家,住在城区西北隅村,早年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为了避免给彼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已经几十年没有来往了。后来,我在西北隅村寻到了程振家一支,当时程振家刚刚去世不久,他的孙子程凌波借着续族谱的机缘,跟徐家村的亲人恢复了联系,这让我颇感欣慰。此外,很早我就注意到民国族谱上东支第十五世族人“义仕”条目下有迁居掖县城南关的记载。2007年冬天,在与城区一位朋友交谈时,偶然听说南关村有个叫程绍岐的,我连忙前往该村村委打听其住处,终于在南关村找到了他。经过确认,程绍岐便是“义仕”的孙子。“义仕”是个谱名,原名维智,字寿山,生有一子海清(谱名臻远),孙三人:绍颐、绍东、绍岐。
调查到的迁居本省各地的族人包括:迁居济南市的下埠村人程淳远、程绍钦,南关村人程绍颐、程绍东;迁居青岛市的神堂村人程步武、程绍瑞、程绍瑶,下埠村人程溥远、程绍谦;迁居淄博市的神堂村人程绍琛;迁居烟台市的下埠村人程绍典(乳名小功)、程慎谟;迁居东营市的郎村人程嘉勋等。在联系程慎谟之女程册华时获悉,程慎谟的孙子程子同已经年满25周岁,是我们家族第二十一世族人最年长者。
调查到的迁居外省市的族人包括:迁居北京市的神堂村人程远先、程绍东,郎村人程绍元、程绍康;迁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下埠村人程天明、程天亮,上埠村人程绍光、程绍明、程绍亮、程嘉嵩、程嘉清;迁居黑龙江省肇东市的上埠村人程绍凯、程绍春;迁居辽宁省大连市的下埠村人程训谟;迁居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下埠村人程绍爽;迁居贵州省遵义市的神堂村人程远慰;迁居江苏省苏州市的徐家村人程嘉瑜;迁居陕西省商南县的下埠村人程善谟。特别是程天明、程天亮两支已经与家乡失去联系达70余年,经过不懈努力,也终于接续上。2007年下半年,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程颖刚先生原籍莱州,而且就是下埠村,他的祖父程天亮与伯祖父程天明早年即离开家乡“闯关东”。经过联系确认,他的伯祖父程天明、祖父程天亮、堂伯程绍杰、父亲程绍卿,分别是东支世系表上的“谋远”、“图远”、“绍戴”、“绍蔡”,而且“谋远”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绍文、绍武。
无可讳言,与绝大多数族人热情地提供线索不同的是,我也遇到过个别愚昧无知、粗暴无礼的族人,面对询问:有的对续修族谱百般挖苦,认为“提起死人名字晦气”;有的因为早年兄弟分家、关系不睦,拒绝与家乡亲人联系,并申明不入族谱;有的在大城市居住,自认为身份“高贵”,不屑于与老家“泥腿子”、“乡巴佬”并列,直接挂掉电话…种恶行,令人无语!
总之,在过去的11年时间里,为了修谱,我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挫折,但始终抱持一个信念,那就是早日完成续修族谱这一功德无量的大事,编纂出一部可传之后世的家族文献。期间,在祖先的保佑下,我先后考取了历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这更加激发了我以我所学、回报家族的念头。多年来,在广大族人的鼎力襄助下,族谱已经基本定稿,即使有少量遗漏也是因为上述种种不可抗力造成的。现在,承蒙情谊深厚的程嘉善、程颖刚、程绍成、程嘉毅、程嘉猷、程嘉音、程淳远、程涛等28位族人的慷慨斥资,终于可以付梓了,我的心情真是无比激动!
在此,我谨向给予我无私帮助的诸位族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愿我们程氏家族:子孙兴旺、世泽绵长!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4

主题

939

帖子

44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21: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州程氏源流略考

程皓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存世的程氏族谱资料的梳理、考辨及对族人的访谈,叙述了程氏家族自明初迁居山东省莱州府掖县(今莱州市)繁衍至今600余年的大体脉络,主要谈及程氏家族在当地形成的几大支派以及分布迁徙情况,并介绍了部分族中人物。

[关键词]莱州程氏   天井山石印本《掖县程氏族谱》   起名定例

元末明初,战乱不已,水旱瘟疫频发,胶东地区人口锐减。《蓬莱县志稿》中曾提到:“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1]

据《山东通志》记载,即便到了明代开国20多年后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莱州府辖区二州五县[2]的在籍人口总和也只有76万,登州府辖区一州七县[3]的在籍人口亦只有73万。到嘉靖五年(1526年)100多年间,莱州府的人口仅增加了16%,而登州府的人口更减少了39%[4]。葛剑雄先生在《中国移民史》中指出,这时期登、莱二府人口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地居民大批越海迁入辽东半岛所致。

明代前、中期,登、莱二府人口锐减一直相当明显。弘治年间(1488——1505年),登、莱地区的土地抛荒和人口外流已十分严重。尤其是沿海地带,时人王世贞指出:“倭诚可忧,忧不在山东也,青、登、莱,沿海也,皆瘠卤,数十里,无人烟,不足中倭欲也”。[5]人口之稀少已到了对倭寇没有吸引力的地步。

由于上述原因,整个明朝,掖县不断有大量移民涌入,其后代构成了今天莱州人的主干。莱州现有资料可考的1042个村庄中,明代以前建立的只有64个,明代建立的则多达805个,其中洪武年间就占了579个,建文至崇祯年间亦不断有移民建村。清代建立的183个村,则多由本地析出。[6]

在移民潮涌的背景下,程姓先民历经千山万水,从遥远的大西南来到莱州府繁衍生息。据莱州市公安部门户口抽样调查,程姓约占全市约88万人口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即大约3500人。据考,主要分成以下几大系统:埠上程家支派、柳林头支派、前吕支派及元岭陈家支派等。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莱阳县天井山村[7]在该村程氏家庙北祠堂召开大会,由程翔九(民国陆军上校)、程展初(民国陆军军长)、程绍馨、程绍益等族人发起重修联宗族谱,三年后刊出石印本《程氏族谱》14册,包括:莱阳5册、海阳2册、掖县2册、平度1册、即墨1册、黄县(今龙口市)招远栖霞三县合1册,共涉及胶东地区100多个村庄;另有2册为《程氏重修谱书议决案》与《河南程氏正宗世系》。此套族谱为树状格式,体例完备,印刷精良。其中掖县族谱2册:柳林头村一册,共112页;埠上程家、元岭陈家、凤凰庄、崔家、桥头、掖邑程家村合一册,共59页。

以下详细介绍莱州程氏各支派。

一、埠上程家支派

“埠上程家”是虎头崖镇下埠村和上埠村以往的统称,两村位于莱州城区西南8公里、虎头崖镇政府驻地——神堂村西南。其中下埠村在北,约160户,460人;上埠村在其西南,约65户,260人。

清代前、中期此二村隶属神山乡曹村社,宣统二年(1910年)属寒同区曹村社。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第一区三合乡(区驻城内,乡驻神堂村),二十七年属第一行署第一区,二十九年属掖南县第一区,三十二年属掖南县朱马区。1951年属掖南县虎崖区,1955年属掖南县第十区,1956年属掖南县虎崖区朱马乡,1958年属掖县神堂公社,1967年神堂公社更名为“红卫公社”,1982年“红卫公社”复名神堂公社,1984年属神堂乡,1988年属神堂镇,2000年起隶属虎头崖镇。

据民国五年(1916年)族人程绍濂等所修谱载:“尝考程氏本颛顼、重黎之后,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遂以国为氏,其后散居四方……历汉、魏、晋、唐以来代有闻人,指不胜屈。至于赵宋,其族居河南,炳耀于人之耳目者则有明道、伊川二夫子,为万世儒宗,程氏之为名族久矣。”而本族“先祖蜀之细民也,世传原籍河南[8]”,“南宋之季避乱于蜀[9]”,“明洪武二年由四川成都铁碓臼程家东迁山东莱郡,卜居于城西十八里处”[10],因村建在高埠之上而得名“埠上程家”。后来“分南北二村”,一在高埠之上而得名“上埠程家”或“上程家”,一在高埠之下而得名“下埠程家”或“下程家”。民国三十四年,简称“上埠”、“下埠”。“按旧谱分三大支,以东、西、南三支别之”:下埠村一部分与居郎村者为东支,下埠村一部分与居上埠村一部分及居神堂村者为西支,下埠村小部分与居上埠村一部分为南支。三支始祖分别是一世祖程钮的三个儿子——大宝、大本、大宾。

“埠上程家”支派除包含下埠村、上埠村之外,还包含由此迁居的附近神堂村和郎村的程姓族人。

神堂村位于虎头崖镇政府驻地,共256户,约1000人。明洪武二年(1369年),四川移民巴姓立村。相传曾有一过路人在此遭劫,得附近关帝庙中关公显灵相救,故名“神堂”。有马、丁、陶、程等姓氏。其中程氏系清代下埠村西支族人程洪富、程文浩相继迁入,所繁衍之后代共约30户。

郎村位于神堂村西北1.5公里,历史上曾是储积乡郎村社、第二区郎村乡的所在地,约560户,1720人。宋朝时郎氏居此立村。有孙、王、程、郑等姓氏。其中程氏系清初下埠村东支族人程至高迁入所繁衍之后代共约30户。

本族起名定例为:“敦仁广义、远绍显谟、培基振绪、益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钟灵”。[11]

原谱记载“十二世当以‘敦’字起,而名登鬼箓,末如之何,今将十三世人之生存者改名‘仁某’,以下则按次循序”。据此,未按起名定例取名者除已死者外都要另起谱名。另外“十八世宜遵‘显’字,因犯祖讳,谨以‘嘉’字代之”。本族现繁衍至第二十一世,宗亲共约1200多人,世系相传不紊。

另据考证,文峰路街道田家村系埠上程家支派上埠村的一个分支。

该村位于市区东南6公里,明中期田姓由即墨县迁此处一条沟的东西两崖立村,分别取名“上田家东崖”和“上田家西崖”。抗战前属第二区联合乡,后分别简称“田东”、“田西”,统称“上田家”。1957年,两村合并,称作“田家”。后隶属南十里乡(镇),2000年起隶属文峰路街道。全村约230户、750人,有杨、王、田、苏、程等姓氏。

族人程贵堂介绍,本村程氏族人约30户,世传一族人为赡养姑母迁此,遂定居。家谱毁于“文革”,族人命名未有定例。

二、柳林头支派

城港路街道柳林头村位于市区东北约12公里,民国时期曾是第三区柳林乡驻地,后分为柳林头一、二、三村。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隶属沿海区,1956年隶属平里店区柳林乡,1958年隶属朱由公社,1959年隶属大原公社,1962年复属朱由公社,1984年属朱由乡,1988年属朱由镇,2000年属城港路街道。全村共500余户、约1700人,20余个姓氏,程姓约占三分之一,为本村最大族姓。

据嘉庆十年(1805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两次重修《程氏家谱》序记载:“溯我族之受氏也,由来久矣。周宣王时有休父者,系出重黎,身为程伯,后人以国为姓,遂著籍焉。越至宋朝,大夫子豫国公颢,号明道;二夫子洛国公颐,号伊川;籍隶河南,名显天下,其后徙居四川者又数世矣。我祖宗海于大明之初永乐时(1403——1424年)奉旨自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碓臼迁于莱郡(莱州府)掖北,卜居柳林头。继有岗、广、福整三人,而(中、东、西)三支于以分焉。”西支后分为“西支东”、“西支西”两支,遂有四支。

序言还记载:“嘉庆十年冬族长光顺念家乘之未立,宗派失序,于是协同族人勤修家谱五编:总支一编、中支一编、东支一编、西支东一编、西支西一编。使三支分明、前后有序。”但“惜三四五世各世莫能备考,次序不敢妄定”,“世系不考其详,故统著之”。道光十九年族人十二世程修平(谱名作新)又续修此谱,“向者忽略之名又从而补之,差错之名又从而改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程善超、程国安等再次续修《掖县柳林头程氏族谱》,收在莱阳天井山石印版族谱中。

本村族人命名本应沿用前文所述的三十二字起名定例,但“特念户大丁繁,命名之例如一世一字,非重复即诡异耳”,于是安徽差遣程绍堂传来清代提督程文炳所订新定例:“三支命名各订三十二字,或以‘敦、仁’等字为经,或以‘广、义’等字为纬”。如:“中支十二世从‘敦’字起,十六世从‘远’字起;东支十三世泛‘仁’字起,十七世从‘绍’字起;西支东十四世从‘广’字起,十八世从‘显’字起;西支西十五世从‘义’字起,十九世从‘谟’字起。由是三支命名一世一字,各遵所订三十二字,则一支顾一支之名即一支思一支之义,庶命名不至诡异,亦不至于重复。”遂成为四套起名定例。

由于原起名定例中有个别字犯祖宗名讳,于是另起的分支定例个别字有所更改:“中支二十世名例本该‘培’字,因东支十世有从‘培’字起者,故以‘涵’字代之;二十四世本该‘益’字,因与西支西十五世‘义’字音同,故以‘克’字易也。西支东十四世名例本该‘广’字,因东支九世有从‘光’字起者,故以‘泰’字代之也。”

四支起名定例如下:

中  支:敦笃连启,远存谱体,涵深懋赏,克开奠丽。德业焕发,时会顺适,和厚感孚,毓祥梦锡。

东  支:作仁全善,勤绍足凭,端基养正,悦奋务恒。受泽淳淑,蓄久能兴,多蔼待举,抡秀书升。

西支西:宗文泰清,登朝显荣,名望振拔,功效伟隆。沼化绵赓,参赞弥宏,乾美充满,杰才钟生。

西支东:廷敏集义,国俊肇谟,念敬先绪,统接前烈。旬宣来延,勋高信芳,安庆丰盈,天宝地灵。

    据旧谱载,公布之日,“一时宗族毕至,少长咸集,无不以为有深意存焉”。

目前本族长房——中支已繁衍至二十二世。

柳林头村程氏分支村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三山岛街道崔家村

本村位于城区西北约18公里,全村约800户。明宣德五年(1430年)崔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民国时期隶属第四区马坊乡,后隶属过西乡(镇),2000年起隶属三山岛街道。目前全村800余户、约2760人。

族人程肇云介绍,其始迁祖系柳林头村“西支西”第十代族人程中魁,清代中期欲渡海去关东,至此地为其亲戚劝阻,遂留居。另据《掖县柳林头程氏族谱》载,程中魁生子程廷瑚,仍居柳林头。其族兄程中矩之子程廷柱又迁居此,村中现有族人约40户。

本支沿用柳林头“西支西”起名定例,即:“廷敏集义,国俊肇谟,念敬先绪,统接前烈。旬宣来延,勋高信芳,安庆丰盈,天宝地灵”。

(二)程郭镇桥头村

本村位于城区东约8公里,明洪武年间于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取名“于家疃”。清末因村北建有一座石桥而更名“桥头”。民国时期曾隶属第一区双凤乡,分东西二村,后统称“桥头”。全村300余户、1100余人。

族人程学儒称本族世传为柳林头村分支,另有族人程培智称当为东坊北村分支。天井山石印本《掖县程氏族谱》中载有本村世系,其族始于程宜安、程宜宁,按现有族人行辈推算当为第八世,但八至十五世仅罗列名字,无从考证传递关系,十五世以下方世次分明,至今已传至第二十三世,有族人约50户。

(三)程郭镇清明沟村

本村位于城区东北约10公里,明末程姓与张姓、王姓分别由柳林头、后王门、四川迁居在一条大沟两旁立村,取名“清明沟”。全村约180户、600人。

本村程氏世系在天井山石印本《掖县程氏族谱》未载,今族人程谟诒续编有《清明沟程氏族谱》,其族始于第七世程朝卿,自柳林头村迁居,生七子,但孙辈仅载程仲吉一人,至十三世有七人,但世系难考,亦仅罗列名字。第十三世以下仅续有程之法一支至今九代,有族人50户左右。本村自第十七世“绍”字辈始用总起名定例,现传递至第二十一世。

(四)程郭镇东坊北村

本村位于城区东郊约4公里,明洪武三年,部分移民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周围有一座石牌坊而依据方位分别得村名“东坊北”、“西坊北”、“前坊北”。其中东坊北村宣统二年(1910年)为淇水区坊北社驻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第一区坊北乡驻地。目前全村约160户、490人。

据族人程汝敬统计,本村现有族人53户,前坊北村有数户系由本村迁出。族人程汝桂介绍,世传程姓由柳林头迁来,家谱已毁于“文革”,其宅有挂谱,始于八世程守祖,但非全村始迁之祖。

(五)程郭镇西蚕庄村

本村位于城区东北约14公里,世传明洪武年间程姓由柳林头迁此立村,因柳树环绕而得名“柳行头”。后因村内果树成林、村东清水环绕,故更名“西璨庄”。1958年演变为“西蚕庄”。历史上曾经是第七区花岭乡的驻地,后隶属宋家公社、曲家公社、曲家乡(镇),2000年起隶属程郭镇。全村仅有约80户、270人。

族人程勤堂介绍,本村未曾编修家谱。虽世传程姓于明洪武年间迁居,至今亦仅有20户族人,再者,柳林头村永乐年间立村,本村应不早于此时,故怀疑“明洪武年间迁此立村”当为讹传。族人使用柳林头东支一套起名定例,现传递至第十七世。

(六)郭家店镇凤凰寨村

本村位于城区东南约29公里,明万历年间仲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传说曾有凤凰在此栖息,故取村名“凤凰庄”。民国时期隶属第八区凤凰乡,因城西亦有凤凰庄,为避重名,1982年更名“凤凰寨”。 全村仅有80余户、约260人。

据天井山石印本《掖县程氏族谱》载,本族始于程百祥,以下数代宗支零落,至民国年间方有族人二十余口。族人程显章称,世传自柳林头迁居,其族人民国年间多移居关东,目前村中族人支脉不盛,仅有3户。但“程百祥”之名在柳林头族谱中未见记载。

三、前吕村支派

本村位于城北约18公里,1984年由徐家、程家、吕家、张家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民国时期曾隶属第四区河北乡,后隶属西由镇,2000年起隶属三山岛街道。全村约300户、950人。

本族始祖程才广,世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四川迁居。据族人程尚年介绍,目前程家村族人约有百户,天井山石印本《掖县程氏族谱》中有“掖邑程家村”一至十八世族人名册,但无从考证历代宗亲传承关系,目前传递至第二十一世。

四、元岭陈家支派

本村位于城区东南约28公里,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陈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附近有一座元岭庙而得村名“元岭陈家”,后简称“陈家”。因重名,1982年恢复原名。民国时期曾经隶属第八区柴棚乡,后隶属柴棚镇,2000年起隶属郭家店镇。全村约170户、600人。

据天井山石印本《掖县程氏族谱》载,先世名“朝宗、朝元”,至今共传十七代,族人40户左右。族人程远亮称,世传本村程氏为柳林头村分支,使用总起名定例。但柳林头村族谱中并无此二人,且“朝宗、朝元”若为柳林头村族人,依据辈分应为第二世,但柳林头村始祖程海生三子(第二世):岗、广、福整,故本村非柳林头村分支,可能由邻近的莱阳县迁入或系四川移民后代。

五、族中人物

程志保,明代下埠村第五世。民国五年(1916年)谱载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河南禹州递运所大使”。民国年间坟谱载有其父墓,碑题曰“程公虓之墓”,并称其墓地“归郎村管业”。

程孙氏,清代康熙年间下埠村人。《掖县全志·续掖县志·列女传》载:“孙氏,农家女,埠上庄程自哲妻,生有至性,奉亲相夫,媞媞静婉。夫故,藐孤生甫八月,抚育成立,守志五十余年而终”。民国旧谱记载:“在程家村正南半里许,朱马道东南茔沟西崖有一小岗,程自哲府君夫人孙孺人贞节碑”。碑文正中曰:“清贞节妇程孙氏之碑”。右侧曰“年十九归自哲,仅六稔,自哲以病故,氏抚八月孤,操至八十三岁而殁”。左侧落款“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  日  立”。民国廿五年(1936年)三月所撰《十世祖妣孙孺人行述》一文记载:“持坚贞之心而成贤孝之行,即求之士大夫犹云虽能,况深处闺阃之中,青年雏孀而能上奉晨昏,下抚遗孤,始终不渝其节者,不尤难乎其难哉?吾十世祖妣孙孺人少习闺训,长娴妇德,年十九归我自哲公,仅越六载,自哲公卧病不起,竟成永诀!孺人初意本欲摩笄自尽,以成夫亡与亡之义,继思身方怀孕,男女未卜,竟效匹妇之谅,如亡人何?如宗祀何?况二老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又当躬亲奉养,尽其天年,始稍慰老而无子之憾。念及此而殉夫之意顿息,于是躬治丧事,力勤操作,未几分娩即十一世祖文臣公也。公之生时,家方食贫,孺人昼夜纺织,虽严寒酷暑,十指辛勤且自咽糟糠。其奉翁姑则甘脂不缺,凡翁姑一言一行又无不曲意顺从,盖其所以承欢膝下不异于他人者,由其少秉廷训、娴于妇德故也。故二老虽抱西河之戚而桑榆之乐,不啻有子者,皆孺人之力也。及文臣公渐长,孺人令其入塾读书,于纺织之暇时而教之尊祖敬长并治家处世之方,以故文臣公恪遵慈训,卒能成令闻于乡里。当时耆宿慕其贤孝具文上宪为之旌表,竖碑于村南之朱马道。所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者此也。谨逑其事志于家乘,永作吾程氏之壸范云尔。”

程文臣,字亮工,下埠村东支第十一世,贞节妇孙氏之子,清代乾隆年间人。下埠村现存其墓碑,大理石质地,圆顶。中央曰“皇清待赠显考讳文臣字亮工程公配邓氏之墓”,右侧曰“嘉庆廿五年七月朔日”,左侧为其子孙署名。

程之法,号中节,清代乾隆年间地主,清明沟村人。旧谱记载,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寅时生(阳历当在1721年初),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二十四日卯时卒,享年八十(虚)岁。乾隆年间有田地240亩、房屋数处、客厅三间、山枣库房一座。第三子程斌,出入城乡乘坐枣红马,甚是威风,时人谓之“斌三爷”。

程国瑞,族名善策,字竞武,化名子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柳林头村人,北洋军阀将领,一级嘉禾章、一级龙虎章。早年投奔张宗昌,辛亥革命时期任沪军都督陈其美部李徵五旅张宗昌团营长。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时隶属冷遹苏军第二师。民国五年五月受袁世凯指使在上海刺杀了陈其美,次年任张宗昌第三混成协旅团长,后任东北陆军第二十八旅旅长。十三年任直鲁联军第三军军长,被授予中将军衔,驻泰安,辖第二十六、第四十六、第五十六师。十五年任直鲁联军第二方面军第一路总指挥兼第三军军长,称“瑞威将军”。十七年随张宗昌遁大连。二十二年日军入侵热河,率军充当日军伪先锋,旋任伪暂编第二军军长,几乎被宋哲元包围全歼。二十七年充任伪武定道道尹(治所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后在利津县被日军杀死。

程体方,宣统二年(1910年)生,柳林头村人。曾任李宗仁秘书,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省。

程清通,柳林头村人。曾任民国海参崴商会会长,大总统黎元洪曾题额“功绩卓著”。

程登莱,柳林头村人,程清通之子。曾任国民党三青团青岛市支部书记、山东省支部秘书。

程美善,谱名义超,下埠村人。曾任民国沈阳市商会会长。

程存勣,柳林头村人,曾任民国陆军上校。

程宣远,下埠村人。曾任国民党掖县党部书记长,国民党军队第二次进攻胶东时被抓获处决。

程汝明,民国十五年(1926年)生,东坊北村人。14岁为谋生去天津,熟练掌握了中餐及英、法、俄三式西餐技法。1950年进入北京列车段工作,1952年到外宾专列主管西餐配餐,1954年又被调到毛泽东专列,1956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是所有劳模中最年轻的一位,同年被定为一级厨师长。1957年来到毛泽东家中担任专用厨师,此后长期担任中南海总厨师长。“文革”结束后到中央书记处任厨师长,为胡耀邦、邓小平等烹饪,直至1996年退休。1983年被定为特一级厨师,2002年被北京烹饪协会授予“国宝级烹饪大师”。现为中华名厨委员会总顾问。

程远行,民国十七年(1928年)生,柳林头村人。曾任中国驻埃及公使、乔冠华秘书、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著有《第三世界的石油斗争》(三联书店1981年版)、《一位老外交家的足迹——我所知道的王炳南(第一部)》(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风云特使:老外交家王炳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等书。

程勤彦,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生,柳林头村人。曾任掖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90—1993年任莱州市副市长。

程路,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生,族名俊峰,柳林头村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曾长期在黑龙江省从事基层宣传工作。1979年至1986年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干事、文体部处长、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至1996年任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中国农林工会副主席、《农林工人》杂志社总编辑,1996年至1997年任全国文联办公厅主任兼服务中心主任,1997年至2002年任全国工商联秘书长,2003年兼任中华工商时报社党组书记。2004年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程俊璞,柳林头村人。曾任黑龙江省人事厅厅长。

程钧谟,1964年生,下埠村人。管理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程涛,1964年生,上埠村人。工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程青,1966年生,柳林头村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博士,现在美国从事基因研究。

程竹涛,柳林头村人。理学博士,现供职于美国AT&T公司 。

程娟,柳林头村人。医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程谟杰,前坊北村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程鹏飞,清明沟村人。理学博士,现居美国。

程振林,桥头村人。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系统结构室。

注:

(1)《蓬莱县志稿》系国民政府末任蓬莱县长王明常于1962年在台湾编修。

(2)莱州府辖区二州五县:平度州、胶州、掖县、潍县、昌邑县、高密县、即墨县,府治掖县。

(3)登州府辖区一州七县: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莱阳县、栖霞县、海阳县、文登县,府治蓬莱县。

(4)该数据引自嘉靖十二年(1533年)《山东通志·卷八·户口》。

(5)转引自葛剑雄等著《中国移民史》第五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该数据引自《莱州市志》,杨宏俊主编,齐鲁书社1996年版。

(7)即今莱西市店埠镇天井山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程颐裔孙程柩自河南洛阳迁此建村,因村周围山势如井壁,遂取名“天井山”。子孙代有外徙,遍布胶东,是山东程姓一个较大支派。

(8)程氏周宣王时得氏于今河南境内,西晋程元谭随晋室南渡,官新安太守,其后程灵洗大功于陈,封重安公,子孙极盛,程氏于新安(即徽州)遂成当地最大望族。后分为南北二宗,河南洛阳程氏——宋代二程夫子程颢、程颐之族——即为新安程氏北宗一派,以其名显,故天下程姓皆奉河南为正宗。

(9)《河南程氏正宗世系》记载明道夫子程颢之孙程昺迁蜀。

(10)洪武二年即1369年,若程钮30余岁迁居,则应生于1335年前后;谱载钮曾孙虓及玄孙志保俱为明万历年间人,即1573——1620年,据此推算钮公当生于1435年前后,若30余岁迁居,则时间在明弘治年间,差了足足100年,怎能于洪武二年迁掖?况洪武四年明廷才平定四川,因此怀疑洪武二年移民说,或曰当为弘治二年,即1489年。

(11)此套起名定例为胶东地区大部分程氏宗族所采用,今东三省程氏亦多有使用者,以其多为胶东移民故也。

主要参考资料:

[1]《程氏族谱》(不分卷),1839年掖县柳林头村手抄本。

[2]《程氏族谱》(四卷),1916年掖县埠上程家手抄本。

[3]《程氏族谱》(十四卷),1937年莱阳天井山石印本。

[4]《河南程氏正宗世系》(不分卷),1987年河南新编。

[5]《莱州市志》,杨宏俊主编,齐鲁书社,1996年版。

[6]《中国移民史》,葛剑雄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73

帖子

24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64
发表于 2023-12-20 14: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皓本家的这部莱州宗谱很好,是一次较大规模(莱州域内程氏衍流)的族谱修编,历时多年的实地走访为这部族谱丰富了第一手宗谱资料。
这中间,有其本人的才学和尊根继祖之心为基础,另有族内长辈的加持。
在如今,存此心,成此行,续此谱,这已经很难得喽!
寻根:祖籍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县程家庄。谱祖程兴,其子仪德、仪祥,其孙海、瑞、源,接下来的字辈是忠、王字偏旁的两个字的名字(字辈似乎为八仪水忠玉)、文、万、德、永、海... ... ...  电话:13704480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4-5-1 19:02 , Processed in 0.1544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