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门程昱墓发现记
张寄庵
清光绪三十四年戍申(公元一九O八年)夏历五月二十日,天大雨, 山洪暴发, 枋河泛滥衍溢, 自白彦南王河达干关阳川。1:下二十余里尽成泽国。雨霁,水渐没,在特河岸南、 石门村北平地…卜被波浪冲击,发现古墓一座, 墓志尚完好,群众哗然相传。费县梁邱西小关阳村清.恩贡生李家声子骏先生博学好古,闻之,往观,并将当时所见情况为诗十七章且作序以记之。 因李骏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鼓而能背诵吟咏李先生的诗作和序文,经久不忘。其序为最有史料价值部分。诗序云: 墓主人“程昱,宇锦川,金进士, 仕至巩昌节度使,没,赐祭、葬。”墓志铭文载“太祖与抚定中原”。(按, 太祖指金.完颜阿骨打。 )其时, 当宋徽宗赵信宣和之末,金势方盛,程昱为开国要人之一。 诗序又云: “昱有六子,其名皆取戈部字,有名戬者,仕为沂州防御使,通宋人王汝霖为变,伏诛。凡今所手书皆昔所眼见者也。屈指计之, 已阅二十年矣,不知其遗迹尚存焉否也?咏绝句一十七首借表前人, 以抒幽情。并订旧志之误。”李先生所记止此。 隔数日,复大雨,墓为泥所掩,无迹象可观, 惟余翁仲一躯斜立地表,数十年来,茫茫蔓草而已。
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邱墓门载有程愈墓,元人, 无程昱,愈仕元为提举学校,与程昱为达官亦不同, 或系字音之误。程昱字锦川, 以前小关阳宝峰寺碑书者署款为锦川, 笔画风格流利饶二王韵趣。 故梁邱至白彦一带号为锦川乡,取程昱之宇为名,盖非偶然。
又者,金与南宋对峙,相持日久, 而程戬与宋人王汝霖联合反正,终至牺牲,颇具中华民族反侵略之英雄气概。 赖大水冲击, 发现其墓志所记,足补正史之缺(查金史无程昱传,古今名人大辞典亦失载),亍此知金石之学力可贵。 富贵顶山崖造像题记为建炎元年。 建炎,是南宋高宗(赵构)年号(公元一一二七年),此地恰为宋、金争夺焦点, 以此引起程戬的反正, 于当时事情的变化是完全符合的.今石门村程姓犹占多数,系程昱后裔无疑。(注,:石门, 抛语》: “子路宿于石门。,即此。
平邑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平邑文史资料 第1辑,政协平邑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12,第13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