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09|回复: 3

永豐水南程氏族譜序

[复制链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发表于 2024-7-16 22: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豐水南程氏族譜序

永豐巨室在郭居者有水南程氏環南郭水外甍宇殷殷咸累貲産擅藝文尤多忱恂長者及諸儒生儒生有某某某時號八程皆秀穎敦朴可與陳述古昔明習理道以故外邑亦知有水南程氏然閭巷不甚聨比嵗時驩㑹弗盡辨名氏道遇或昧戚屬先後諸父老患之於是用中等二十有四人集諸儒生緝舊譜譜前世所由來與後生未載者葢程之先武裔也當宋神宗時有
程㢲者由洛徙歙為淮西戍夫子綂立功建炎中官千戸
子仁傑紹興中進朝列大夫
朝列子賔興淳熙中移署鄂州帥府
帥府留後子梓忠
梓忠子明秀有大勲淳祐中授懐逺大將軍鎮臨江移守永豐聖嶺
子翔雲繼之以他故謫右武將軍戍龍泉宋亡遂失官
家永豐之永寧洲有四子伯源徙今水南叔源徙流原而福源之西郭徳源之楓木橋再世皆無後㢲之戍淮賔興之帥鄂不常厥居明秀而下世有祠墓在永豐故譜始明秀而宗伯源伯源凡幾世無逺近必書書必詳生卒配氏於  
是程氏之譜粲然有條畫矣嘉靖乙未諸儒生以譜請序予為援明道伊川以進之大意以為洛故無程由大中而程始名微二程大中冺矣諸儒生不鄙予說受之以歸又二十餘年某復持序來索書予覽之感焉當其為是說以授諸儒生也亦慨然思以濓洛之學自任於身而且持以喻諸人疑若易易然也今二十餘年以來聞之者既已稔而言之者無所効不亦自愧於心乎且夫二程之學主於求仁其言仁也以渾然同物為體者  也夫同物為體者謂其如手足於一身疾痛疴癢皆相關也疾痛疴癢皆相關者思其所必安而營其所必捄此不待言而自喻者今水南之族凡幾百人稱謂之序往來之跡體貌之恭吾知其不悖於譜矣其幾百人之善敗利害若是其不齊也亦將何以體之見其顛連無告者亦惻然而思為之援其氣勢之加於我者亦有忿疾而思逞者乎夫言同物者不必皆血氣之親猶之曰凡物云爾名為族類則固同一體而分也然於疾痛疴  
癢顧有言之而不喻者則又何哉惻隠之心人皆有之諸儒生既以明習而且陳述之矣然猶有不能踐其言以推之於族類豈二程之學卒不可復明矣乎夫學不明則仁道熄仁道熄則人已判而大人之業不傳興觀微而巨室之風不競此非細故也夫子有言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予以二十餘年之久不能自効而顧以為愧亦何以諉於人哉孟氏有言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諸儒生於二程是也  因其再請也遂盡言而書以遺之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念菴文集》、作者:[明]羅洪先撰、版本:四庫全書本、卷十二、第535頁、2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主题

1229

回帖

7648

积分

版主

积分
764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2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南程氏重修族譜序
   予少讀史至程嬰傳撫卷歎曰艱貞哉保一卷之孤䔍春秋復讐之義而卒以死報其友謂非三人之遺烈乎比長讀二程傳則又歎曰聖人之學軻死不傳而深造純一獨得其宗若程伯子之在孔門謂非子淵之徒歟盖嘗俛仰今昔恨不經其梓里吊望二三子之墓以紓予耿耿之私乃今得以序其宗人之譜不亦其少慰矣乎吾邑水南之程與予家世聯姻好稱望族舊矣高門矗峙厦屋鱗次釜蒚之氛氤氲于喬木之上如雲蒸焉而伊洛分祠過者瞪目不問而知其爲鉅族也自水南等而上之至歙又等歙而上之至伊洛至廣平上下千五百年而譜原所紀繩引珠貫事若旦夕於是見道德忠義之足以繫屬人心而長永其家世也
    永豐之有程氏自百戸翔雲始翔雲爲懷遠將軍明秀之後秀歙人 也宋理宗時以他故調戍龍泉宋亡兵觧巳乃寓居永豐之永寧州其遷水南則始於其子伯原也今水南程上下三程皆伯原之派惟流源一派則其弟叔原後也伯原之徙水南居凢十一世其先世嘗以武烈顯入國朝累貲拓産富甲一方邇來文學之士彬彬軰出而以科貢發身者相繼不乏如某某時稱八俊其諸二程之徒歟二程之受學于周茂叔也手受之圖要以主静立極爲宗是故藴之爲德行之爲事業變之爲忠義性 之譜也性所同也昔人能之而後之人不能焉是不肖於其祖也乃欲祖之以望其族難矣哉今觀程氏之譜皆本舊文而重新之尊祖敬宗類族辨物修睦洽和義不以服窮禮不以親盡情不以袒免殺一人之初宛然目讀之而仁義之心有不油然而興非其族也此固八士奉長者之命將以望於其族之人而予之所望於八士者盖欲其篤仁義之實行學伊洛之所學志廣平之所志親疎逺近無弗愛且敬焉使天下後世皆將祖水南而上遡伊洛卽謂水南爲今之伊洛可也譜成族之長某某二十四人戒廷望珩等謁予爲序子於八士有一日之雅而廿四人又皆水南之賢父兄也締之姻矣世相好焉義不得而辭也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雙江聶先生文集》、作者:[明]聶豹撰、版本:明嘉靖四十三年吳鳳瑞刻隆慶六年印本、第126頁、16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7-17 08: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7-17 12:03 编辑

            永豐水南程氏族譜序

  永豐巨室,在郭居者,有水南程氏。環南郭水,外甍宇殷殷,咸累貲産。擅藝文尤多,忱恂長者及諸儒生。儒生有某某某,時號八程,皆秀穎敦朴,可與陳述古昔。明習理道,以故外邑亦知有水南程氏。然閭巷不甚聨,比嵗時驩㑹弗,盡辨名氏。道遇或昧,戚屬先後。諸父老患之,於是用中等二十有四人,集諸儒生緝舊譜,譜前世所由來,與後生未載者,葢程之先武裔也。當宋神宗(1067年即位,到1085年,共18年)時,有程㢲者,由洛徙歙,為淮西戍夫子。綂立功,建炎(1127-1130年,南宋开始)中官千戸南宋时期,并不存在有“千戸”这个官职。此官职是明朝时期特有的军职,正五品。)。子仁傑,紹興(1131-1162年)中,進朝列大夫(此官职是奉德大夫在1150年所改名,为从五品下)。朝列子賔,興淳熙(1174-1189年)中移署鄂州帥府。帥府留後子梓忠,梓忠子明秀,有大勲,淳祐(1241-1252年)中授懐逺大將軍(从三品),鎮臨江,移守永豐聖嶺。子翔雲,繼之。以他故,謫右武將軍(正六品),戍龍泉。宋亡,遂失官。家永豐之永寧洲,有四子:伯源,徙今水南。叔源,徙流原。而福源之,西郭。徳源之,楓木橋,再世皆無後。㢲之戍淮,賔興之帥,鄂不常厥。居明秀而下,世有祠墓在永豐。故譜始明秀,而宗伯源。伯源凡幾世,無逺近必書,書必詳生卒、配氏,於是程氏之譜,粲然有條畫矣。嘉靖乙未(1535年),諸儒生以譜請序。予為援明道、伊川,以進之。大意以為洛故無程,由大中而程始,名微二程,大中冺矣。諸儒生不鄙予說,受之以歸。又二十餘年,某復持序來索書。予覽之,感焉。當其為是說,以授諸儒生也。亦慨然思,以濓洛之學,自任於身。而且持以喻諸人疑,若易易然也。今二十餘年以來,聞之者,既已稔。而言之者,無所効。不亦自愧於心乎?且夫二程之學,主於求仁,其言仁也。以渾然同物,為體者也。夫同物為體者,謂其如手足於一身,疾痛疴癢,皆相關也。疾痛疴癢,皆相關者,思其所必安而營,其所必捄,此不待言。而自喻者,今水南之族,凡幾百人,稱謂之序,往來之跡,體貌之恭,吾知其不悖於譜矣。其幾百人之善敗利害,若是其不齊也。亦將何以體之見,其顛連無告者,亦惻然而思為之。援其氣勢之加於我者,亦有忿疾而思逞者乎?夫言同物者,不必皆血氣之親。猶之曰:凡物云爾名為族類,則固同一體而分也。然於疾痛疴癢,顧有言之而不喻者,則又何哉!惻隠之心,人皆有之。諸儒生既以明習,而且陳述之矣。然猶有不能踐其言以推之,於族類,豈二程之學,卒不可復明矣乎?夫學不明,則仁道熄。仁道熄,則人已判。而大人之業,不傳興觀微。而巨室之風,不競此非細故也。夫子有言,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予以二十餘年之久,不能自効而顧以為愧,亦何以諉於人哉!孟氏有言: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諸儒生於二程是也。因其再請也。遂盡言而書,以遺之。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念菴文集》

     作者:[明]羅洪先撰
     版本:四庫全書本、卷十二、第535頁、2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73

回帖

35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542
发表于 2024-7-17 1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洪波 于 2024-7-17 12:29 编辑

              水南程氏重修族譜序
      予少讀史,至《程嬰傳》,撫卷歎曰:艱貞哉!保一卷之孤,䔍春秋復讐之義,而卒以死報其友,謂非三人之遺烈乎?比長讀《二程傳》,則又歎曰:聖人之學,軻死不傳。而深造純一,獨得其宗。若程伯子之在孔門,謂非子淵之徒歟盖。嘗俛仰今昔,恨不經其梓里,吊望二三子之墓,以紓予耿耿之私。乃今得以序,其宗人之譜,不亦其少慰矣乎?吾邑水南之程,與予家世聯姻,好稱望族舊矣。高門矗峙,厦屋鱗次,釜蒚之氛氤,氲于喬木之上,如雲蒸焉。而伊洛分祠,過者,瞪目不問,而知其爲鉅族也。自水南等而上之至歙,又等歙而上之至伊洛,至廣平,上下千五百年,而譜原所紀繩引珠貫,事若旦夕,於是見道德忠義之足,以繫屬人心而長永其家世也。
  永豐之有程氏,自百戸翔雲始,翔雲爲懷遠將軍明秀之後。秀,歙人也。宋理宗(1224-1264年在位)時,以他故,調戍龍泉。宋亡,兵觧。巳乃寓居永豐之永寧州,其遷水南,則始於其子伯原也。今水南程,上下三程,皆伯原之派。惟流源一派,則其弟叔原後也。伯原之徙水南,居凢十一世。其先世嘗以武烈,顯入國朝。累貲拓産,富甲一方。邇來文學之士,彬彬軰出。而以科貢發身者,相繼不乏。如某某,時稱八俊。其諸二程之徒,歟二程之受學于周茂叔也。手受之圖,要以主静,立極爲宗,是故藴之。爲德行之,爲事業變之,爲忠義性之譜也。性所同也。昔人能之,而後之人不能焉。是不肖於其祖也。乃欲祖之,以望其族,難矣哉!今觀程氏之譜,皆本舊文。而重新之尊祖敬宗,類族辨物,修睦洽和,義不以服窮,禮不以親盡,情不以袒免。殺一人之初,宛然目讀之。而仁義之心,有不油然而興,非其族也。此固八士奉長者之命,將以望於其族之人。而予之所望於八士者,盖欲其篤仁義之實,行學伊洛之所學,志廣平之所志。親疎逺近,無弗愛且敬焉。使天下後世,皆將祖水南而上遡伊洛。卽謂水南,爲今之伊洛可也。譜成,族之長、某某二十四人,戒廷望珩等,謁予爲序。子於八士有一日之雅,而廿四人又皆水南之賢父兄也。締之姻矣。世相好焉,義不得而辭也。  
--------复制於文心閣古籍數據庫的《雙江聶先生文集》

     作者:[明]聶豹撰
     版本:明嘉靖四十三年吳鳳瑞刻隆慶六年印本、第126頁、16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5-5-3 20:10 , Processed in 0.1536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