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4580|回复: 17

“二程”上世系及其谱系分歧 程宗成

[复制链接]

47

主题

243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9
发表于 2020-1-26 12: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程”上世系及其谱系分歧
程宗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程”上世系及其谱系分歧
  
   程颢、程颐是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洛学创始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他俩为同胞兄弟,人称“二程”。但在一些论及“二程”思想的著作,以及其它有关“二程”的著作和文章中,其述及“二程”上世系时,所引用的资料彼此矛盾,令人不解。再查有关“二程”的家谱资料,亦见前人曾争论不休,意见相左。为避免继续扩散错误信息,误导后人,现据手头资料,谈谈个人见解。
   一、“二程”上世系中几位有影响的人物
   程氏是正宗的黄帝裔孙。程氏宗谱都把黄帝作为自己的血缘亲祖。
   按程氏谱牒记载,在“二程”上世系中,黄帝之后,有几位有影响的人物。现简述如下:
   1、 程氏开宗受姓始祖——伯符
   据众多程氏谱牒所载,程姓的开宗受姓始祖为程伯符。《广平程氏谱略》说:“我程氏系出高阳,历虞夏商。衍至周伯符公,仕成王,封程国。”西周初,程伯符在朝廷任日正之职。周公摄政后,在洛阳建立都城,名成周,并将其作为统治东方的中心。此时程伯符给成王献上三件吉祥物,即泰山之车、井底之璞、双穗之禾,于是就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程地,即上程聚。据考,上程聚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即市区和偃师市、孟津县交界处。程伯符是程国的始封之君,程氏以国为氏。
   2、 程氏第五世——休父
   程休父(一曰休甫)是程姓中较早见于史书的人物。《诗经》、《国语》、《史记》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程休父在伐淮夷的战争中立了战功,被封为大司马,离开了程国到关中镐京任职。并将咸阳附近的程邑作为封邑。程姓族人在关中繁衍,后来形成了著名的安定郡望。程姓谱牒和有关程姓书籍,都把安定作为重要的郡望之一,有的至今还沿用“安定”这一堂号。
   3、 程氏第十四世——婴
   在中国,救“赵氏孤儿”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讲的就是义士程婴。战国时,程婴自程适晋。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国大夫屠岸贾突然发难,率将领包围赵氏住地,将赵朔一家族满门抄斩。当时赵朔的妻子身怀六甲,躲到宫中,不久产下一子。为防止屠岸贾搜查,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商量,寻一弃婴,由公孙杵臼背着躲进山中,然后,程婴去告发。结果,诸将杀害了公孙杵臼和婴儿。程婴则抱着赵氏孤儿藏匿到深山中,取名赵武。十五六年后,有个大臣将赵氏孤儿告诉赵景公。程婴和孤儿被召进宫中。赵武二十四岁时,程婴与赵武决别,以身殉友。程婴死后,赵武为他服丧三年。每年春秋两次祭祀,世代不绝。晋程婴被封为忠诚君,宋神宗封诚信侯,宋高宗封疆济公、忠济王,又追封为诚信侯。据谱载,程婴有子四人。
   4、 程氏第三十九世——昱
   程昱(又名元昱),初名立,曹操的主要谋士。因其述梦日出当空,操以“日”加其上曰“昱”。他是个智勇双全的人,曾和荀彧抵御吕布、张邈,守郾城、范县、东阿三地。他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但未被采纳。曹丕即位后,进封为安乡侯,后追赠魏车骑大将军,谥肃侯。程昱有子三人。
   5、 程氏第四十五世——元谭
   程元谭是新安程氏始祖,河南洛阳人。西晋永嘉之乱,随晋琅琊王南渡,东晋大兴三年,迁假节新安太守。因政绩卓著,受到百姓的拥护和尊敬。任期届满,百姓上书朝廷恳留,卒不得还,于是赐第新安篁墩,连任太守。死在任所,享年八十一岁。后追封为忠佑公。程元谭的子孙就在安徽歙县篁墩落户。程元谭为徽州新安一世祖。其后代繁衍昌盛,成为程姓大派。
   6、 新安元谭第十四世裔——灵洗
   程灵洗,字玄涤,南朝新安海宁(今安徽休宁)人。(按篁墩《简谱》,忠壮公生卒年限为:526年——580年,55岁)。他威震四方。谱载他“少以勇力闻,日行二百里,便骑,善游射。手殪妖蜃,以安乡里。侯景之乱,兴兵以拒,太守萧隐奔依焉。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授云麾常侍。元帝承圣二年(553年)诏授建威将军,兼领新安太守。入陈朝,以战功拜都督、郢州刺史,封重安县公” 。程灵洗性严急,军号分明。“好播种,躬勤稼穑” ,虽老农不能及。他“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织” 。
   程灵洗死后赠镇西将军,谥曰忠壮。有子二十二人。程姓遂成为徽州望族,江西饶州、婺源,浙江凤凰以及福建等地的程姓,大多是忠壮公程灵洗的后代。河南“二程”亦是忠壮公后代,宋代“大程子”明道先生就有“忠壮公裔印章” ,表明自己对直系之祖程灵洗的认同。
   7、程灵洗的四世孙——育
   程育,名翊。元礼部程公黟南在《书河南上程氏堂振录后》中说,程育“陈末播迁而北者也”。程育生“皆、富”,“皆”为程灵洗后裔中的北宗程氏之祖,也是“二程”的直系之祖。
   8、 程灵洗的十五世孙——秀
   程秀是“二程”上世系中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人物。程秀亦任高官。程颐(伊川)的孙子程晟在《程氏世代官秩并迁目录》中说“秀祖字景思,唐进士,后封兵部侍郎”。有关程秀生平的资料,各谱所载不多。有的谱载“唐少府少监,娶高氏”。但有关秀公世系的“考辨”资料却不少。
   9、 “二程”的高祖——羽
   程羽,字冲远,天福间进士。在宋太宗朝以辅翊功显,赐第于京师(今河南开封市)泰宁坊,子孙遂迁河南。官兵部侍郎,赠太子少师、礼部尚书。
   10、“二程”的曾祖——希振
   程希振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死后葬于伊川(今河南省伊川县城关)。配崔氏,生三子。其后裔始居河南伊川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243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2: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二程”的父祖——遹
   程遹兄弟三人,兄程适,弟程道。程遹赠开封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配张氏。
   12、“二程”的父亲——珦
   程珦,原名程温,字君玉。任官后,更名为珦,更字为伯温。
   程珦以世家荫庇,补郊社斋郎。历任黄坡、庐陵二县尉、潤州观察支使。后任大理司丞,知虞州兴国县、龚州、徐州沛县。又任监在京西染院,知风、磁、汉三州事。宋神宗熙宁中,丏就闲局,管勾西京嵩福官。年七十岁乞致仕,迁散大夫中大夫,又迁太中大夫。
   程珦娶太原侯氏,生六子四女,长子应昌、次子天锡、三子韩奴、六子蛮奴和长女、三女皆幼亡,程颢为三子,程颐为四子,次女嫁奉礼部席延年,小女嫁都部官郎中李正中。
   13、“二程”——颢、颐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先生,俗称“大程子”。生于宋明道元年(1032年)。
   程颢从小就十分聪慧,才几岁时就诵读诗书,记忆力过人。十岁就能作诗赋。十五六岁时,其父程珦在虔诚州兴国县任职,同时又经常临时兼任南安军的副职,结识了当时在南安任“司理参军”的周敦颐。程珦对周敦颐的学问十分赏识,就让他的两个儿子师事周敦颐。
   程颢少年时代受周敦颐的影响。后来他又长期广泛地研究了诸子百家和佛学,然后再返回到儒家的经典,终于体正大“道”,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儒家大师。
   宋仁宗嘉裕二年,程颢进士及第。任樗县(今陕西户县)主簿。调上元县(江苏江宁县)主簿。升晋城县(今山西晋城)令。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在吕公著的推荐下,程颢至京任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之职。当时正处“王安石变法” 前夕。程颢参与了“新政”的初期工作。后来程颢的态度有了变化。由于“青苗法”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程颢也开始转向反对变法。后来与王安石水火难容,终被逐出京城,结束京官生涯。
   程颢被贬外放,后来在璮州(河南濮阳)任职。
   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大赦。程颢要求获得一个不管事的闲职(监局),回洛阳侍奉老父亲。不久,又改为太常丞。此后任过扶沟县(今河南扶沟)知县,监汝州(河南临汝)、酒税等职。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病逝。哲宗幼立,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反对王安石的司马光出任副相,擢程颢为宗正寺丞。但此时程颢重病在身,无法赴京上任。终于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四岁。
   程颢去世后,其学术思想,经朱熹、张载等人的传播、推崇,直到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才被官方承认,牌位“从祀孔子庙”,追封“河南伯”。
   程颐,字正叔,号伊川,俗称“小程子”。生于明道二年(1033年)。因长期家居伊川讲学,号为“伊川先生”。
   程颐从小受的教育以及青少年时期经历,与程颢相似,同样受到周敦颐思想的影响。
   宋神宗嘉祐四年,程颐“廷试”落第,失去了对当官的兴趣,多次拒绝了一些朝廷大臣的推荐。甘作一位处士,与程颢一起在洛阳开馆授徒。
   哲宗即位后,元丰八年,程颐得到朝廷任命,授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但他没有接受。后来朝廷直接把他召进京,任“崇政殿说书”,让他出任皇帝的老师,教小皇帝读书。
   元祐八年,太皇太后高氏死了。“新党”上台,把元祐间许多官员称之为“奸党”,有人出来弹劾程颐。程颐被削职为民,放归田里,在洛阳继续从事教学。“新党”掌权后,对“旧党”迫害加剧。程颐被遣送到四川琣州编管,后来又被送到峡州(今湖北宜昌)。直到元符八年,新帝即位,大赦天下,程颐复为宣德郎,回到洛阳。后来任副直通郎,权判西京国子监。
   宋徽宗即位,程颐又遭到新一轮政治迫害。在“元祐党案”中,程颐被列为的“余党”之首,并“尽逐学徒”。
   直到崇宁五年(1106年)“党禁”稍缓,程颐得以恢复宣议郎之职而致仕。此时,他的著作《易传》已成书,并在少数学生中传授。
   大观元年(1107年),程颐患风痹病,无法治疗,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五岁。
   南宋理宗淳到祐元年(1241年),程颐被封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243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2: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二程”上世系谱系分歧
   宋代以后,程姓的谱系分歧就争论不休,“谱辨”、“源流考”之类常见于一些谱中。但其重大分歧只是在几位有影响的人物上。
   1、 对程姓开宗受姓始祖伯符的分歧
   程姓是我国主要姓氏之一,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宋代欧阳修撰写的《宋宜春县令追封冀国程公神道碑》中说:“远矣程侯,颛顼之苗。始自重黎,历夏商周。惟伯休父,声诗孔昭”。这就叙述了程姓起源情况。
   关于程姓的开宗受姓始祖,诸多谱牒皆载程伯符。河南嵩县《程姓正宗谱》载“迁徙歌”说:“古有重黎氏,程族初由发。历夫周兴际,伯符居广平。”《广平程姓谱略》也说:“我程姓系出高阳,历夏商。衍至周伯符公,仕成王,封程国伯。”更多的谱牒,把程伯符作为程姓的开宗受姓始祖,为程姓的第一世。
   但在宋代的一些文献中,说程姓的始祖是乔伯,或是休父(一曰休甫)。程颐在《印铭》中说:“我祖乔伯,始封与程,及其后世,以国为姓。惟我皇考,卜居近程。复爵为程,子孙是称,程伯之后,莫之与京。”程颐自称乔伯为程氏始祖。但乔伯究竟是何人?一说是伯符,一说是休父。程颐在《明道先生行壮》中写道:“程氏其先曰乔伯,为周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以为氏”。在周朝担任大司马的乔伯,无疑是程伯休父。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司马氏与程氏同源,所以古代不通婚。
   宋人陈彭年等编篡的《文韵》说,程氏“以国为氏”,“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源。”
   上说认为程氏得氏于周宣王时期,得氏的地方是关中的程邑。
   如果说程姓得氏于周宣王时期的休父,其根据不足,也不符合事实。
   其一、在程伯休父担任周宣王大司马,徙封关中之前,程国就已经建立。程国是伯符的封国,伯符是程国的国君。建立时间是在西周的成康之际。而程伯休父徙封关中程邑是在西周后期的周宣王时期。程氏“以国为氏”,只能是因伯符先建立的程国而得氏,而不应该是因后来程伯休父徙关中程邑而得氏。
   其二、“程”作为一个地名,最迟在商代就已出现。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呈’字,就‘程’ 的初文。‘呈’地,是商王的主要田猎区,多见以甲骨卜辞,因而应离殷墟不远。
   其三、关于洛阳上程聚与关中的关系,南朝人刘昭为司马彪的《续汉书•郡国志》作注,阐述得十分明白。他说,“上程聚”古程国,《史记》载“重、黎之后伯休甫之国也”。关中更有程地。《帝王世纪》曰“文王居程,徙都丰”,故此为上程。可见,洛阳上程聚就是古程国所在,也是程伯休父担任国君的程国。而关中咸阳附近的程邑,是后来休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所徙封的地方。古人为了将程国故地和关中程邑加以区别,将程国故地称做“上程”,意即作为程国,早于关中的程邑。
   综上所述,可以的出这样的结论:程氏得氏的始祖是伯符,又名乔伯,得氏的时间是在西周前期的成康之际,得氏地方是在河南洛阳的上程聚,得氏的缘由是以国为氏。
   2、 对新安一世祖元谭上世系的分歧
   程元谭是魏安乡侯程昱之后,还是吴都亭侯程普之后,说法不一。
   据明隆庆六年(1572年)程颐的二十代孙程宗孟修纂的《河南程氏正宗世系谱》所载元谭的上世系,以及众多程氏统谱和支谱,皆载元谭为魏安乡候程昱之后。
   宋欧阳文忠为《冀国公神道碑》中说:“唐定世族,而程氏之望分为七,中山之程,盖出于魏安乡侯之后。”这里说得很明确,“二程” 之祖是安乡侯程昱。关于中山之程,元礼部程公黟南在《书河南上程堂振录后》说:“河南夫子,胄出中山,中山之胄,出自新安篁墩,实忠壮公之裔,陈末播迁而北者也。”
   而在明代程尚宽所著的《新安名族志》中说;“程普之后曰元谭”,这与明成化间程敏政所撰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同一说法。即认为元谭是吴都亭侯程普之后。但这根据不足,不被大多程氏宗谱承认。
   由上述资料比较可知,谱载程元谭为程昱之后是可信的。
   3、对“二程”七世祖程秀的分歧
   对程秀的分歧,是程氏谱牒中南北二宗的最大分歧。
   隋唐以降,打破了门阀制度。选人用人不再凭借谱牒,官府修谱、研究谱牒已不被重视。加之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谱牒几经散尽,其后果正如伊川先生程颐所说,人们已不知自已“系统来处”。
   程秀之上是谁?亦即“伊川一族”上世系谱如何接?宋绍圣二年(1095年),程祁在他所修的《程氏世谱》即被后人称为《祁谱》中认为:忠壮公七世孙元皓,生日华,为沧州祖。大辨生文英,文英生皓,皓生荆杞,为中山祖。程祁说“《伊川宗谱》一卷宜上附之”。
   而程颐(伊川)孙子程晟纂续的《河南先公伊川家谱》又名《程伊川谱》,其系图上溯到程秀,对程秀之上世系,他在《程氏历代官秩并迁目录》中说:“大辨祖为六合令,迁广宗。传二世皓祖,唐玄宗开元中进士,为定州刺史,迁中山博野。再传四世厳祖,都知兵马司。秀祖,字景思祖,唐进士,后封兵部侍郎。传七世湮(去水旁加言旁)祖俶祖…”。从大辨到秀,世系清楚。
   可是《祁谱》之后,宋有续修者,因为《姓篡》上说“大辨不知其所出”,而《祁谱》忠壮公十四世孙有辉、实、英、秀四人,“遂以伊川之族附在此秀公下”。致使后来多谱沿袭此误,将分歧扩大了。
   到明代成化十八年,程敏政汇集新安世系四十四支程氏,修成《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并作《程氏统宗谱辨》三十七条。在对“二程”上世系的考证中,程敏政不但依据谱谍,更注重以不易篡改的碑、史、志、传、录等有力的资料作证据。他根据李邕碑考证出大辨的世系图,即:“响——育——皆——弘——大辨——文英——皓”,又根据《陈留谱》、《唐书本传》、赵明诚《金石续录》中的韩义宾《定川别驾程君志》考证,得出“二程”上世系中的一段,即:“皓与元皓果一人”,“皓生日华,日华生怀直,怀直生执恭,执恭生世庸,世庸生岩,岩生秀”。 程敏政说,“今定著以《邕碑》、《唐史》、《陈留谱》为据,夫然后百年之疑一日而决” 。
   本来,程敏政的考证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此后,少数谱牒仍坚持错误谱系和谱注,并搞什么《前谱考异》等,说程敏政“不信谱牒,而信史传”,仍把“二程”上世系的秀公说成是南宗的峄公之子。
   但“二程”的后裔,却并不这么认为。清光绪三十二年,程颐(伊川)的第三十代裔程步月在《重纂河南程氏正宗世谱序》中说:“子响生三子曰翻、翊、育,育生皆、富,下凡十世。溪源时化以为统宗之诬,作翊生公颢,凡九世与伊川遗谱不合”。对“伊川遗谱”中的这九世,他“则不敢易也”,并说:“有冒姓之辈,往往私刻谱书,凡所注旁支世系与夫出处某地者,则多附会焉。”他指出:“夫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极致谨严,尚恐有非实录处,若之何可滥漫也!”
   可是今人又有 “源流考”,又有人引用“二程”上世系资料,互相矛盾,真让人难以相信。有的说“二程”之祖程秀,“五代时以财雄边,自篁墩迁中山博野” ,有的说:“元谭的第二十八世孙程峄(程秀之父),由于遭到唐末黄巢农民起义,为逃避战乱而迁至中山博野” 。还有的引用同治歙县《程氏抄谱》中“□公之子二十八世日泽公,自篁墩迁中山博野”。又有的写成“程峰”!请注意,这里将“峄”错写“峰”不说,却又生出一疑:“程泽”!
   一个说“以财雄边,”真是雄纠纠!一个说“避乱而迁”,却是凄惨惨。两种情形,是多么鲜明和强烈的对照!人们不禁要问:若是避乱北徙,哪来的“财”去“雄”边?!一个说程峄,一个说程泽,“峄”与“泽”字形相近,却非一人。
   这些相互矛盾的资料,怎么能叫人信服呢?其实,程峄和程泽都是南宗的篡公之孙,程峄为璊公之子,程泽为珍公之子,各自都有后代,但都不是“二程”之祖的“程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243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2: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结论:“二程”上世系的正宗谱系
   根据程颐孙子程晟所修的《河南先公伊川家谱》(又名《程伊川谱》),程颐第二十代嫡孙程宗孟的《河南程氏正宗世谱》和《二程故里志》,后又经程颐的二十四代孙程延祀,二十七代孙程圭璋、程拟璋,三十代孙程步月等先后续修的《河南程氏正宗世系谱》,以及多种程氏谱牒资料,人称“二程”出身于“官宦世家”,是恰如其分的。“二程”的上世系的正宗谱系应该为:
   1、 从程伯符到程婴(伯符1—14世)
   伯符——禀丁——仲壬——子臧——休父——仲辛——黑肱——君识——应——公龛——抚宜——思陵——德邈——婴
   2、 从婴到元谭(伯符14—45世)
   婴——伯先——叔本——会——括——叔虎——景遂——远——玮——悫——珍和——黑——整——元则——玄通——翔——僧泰——康——君缙——文爽——孝宠——公嗣——炅——伯盛——奢——元昱(昱)——建——晓——智徹——延——牧——元谭。
   3、 从元谭到灵洗(伯符45—58世)
   元谭——超——冯——孝丰——景秀——元政——宝云——法晓——隐隽——道乐——次茂——詧——宝惠——灵洗。
   4、 从灵洗到文英(伯符58—65世)
   灵洗——文季——子响——育——皆——弘——大辨——文英
   5、 从文英到“二程”( 伯符65—78世)
   文英——皓——日华——怀直——执恭——世庸——岩——秀——俶——羽——希振——遹——珦——颢、颐。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党校
   2003.11.8初稿
   2004.5.18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243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2: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分析的很好。向宗成先生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23

帖子

402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26
发表于 2020-8-13 17: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宗成先生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502
发表于 2020-8-14 05: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更高本家转载!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240

帖子

51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48
发表于 2020-8-14 08: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流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61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1
发表于 2020-8-14 1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502
发表于 2020-8-15 04: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早期写的东西,现在看来,远古的部分只能算文化认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4-3-28 23:45 , Processed in 0.1555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