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敏政公,翻译chatgpt.
右边《程氏贻范集》共三十卷,是由程敏政编纂的。
甲集第一到第七卷,收录了官方文书和公文,中间还夹杂了一些题跋与记事的文章,因内容彼此关联,无法拆分。
乙集第一到第二十卷,收录了人物的事迹、传记、碑文与表文,偶尔也附带一些序文与记文。
丙集一卷,主要是人物的画像赞文,对于不够完整的部分,稍微补充了一些祭文和挽词之类。
丁集一卷,为族谱的辨析,订正异说之处。
戊集一卷,为族谱的号类,归纳其共通之处。 起初,程敏政专心研究家谱学。他曾请求先祖襄毅公召集族人,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厘清各种错乱与混淆之处,确定了四十四房的谱系,编成《统宗世谱》二十卷,并刻板印刷流传。他还曾见到文简公所编的《世录》,其中提到《贻范集》之名。他推测《贻范集》应该是宋朝鼎盛时期程家门中的重要典籍,但历经朝代更替后已散失不存,心中深感惋惜。于是,他广泛搜集资料,计划将《贻范集》扩充到一百卷。但因篇幅浩繁、精力不济,便先选取其精华部分,并将各房收藏的文献编成五个集子,分别为甲、乙、丙、丁、戊集。每一集都有卷目的标题,最后留有空白,等待后人续补,并不敢自满。传记、碑表等内容多有重复,仅在原文有缺失或错误而新资料有所补充和订正时才重新收录。关于王言(皇帝诏令),则以尊重君主之名而直书其名;史传与公文亦如此,以示公开而不私藏。凡是纠正错误的内容,皆以个人浅见作注,并用不同字体标注,以免专断。所有文稿整理完毕后,他祭告祖庙,并将其刻印,作为对《世谱》的补充和传承。 唉!家族有范例,就如同国家有法典。臣民对国家遵守法典,才算忠诚;子孙对家族遵守祖训,才算孝顺。如果背离这些,就是世人所不齿的行为啊!我们程氏的先祖,积累了仁义之德、文武之功,以及关乎性命道德的学问,流传后世已久,甚至异地他姓之人都在学习效仿,更何况血脉相承、祖先祠堂和墓地皆有凭据,家族的史料与谱牒都能验证这些事实呢?希望我程氏的后人,能够遵循祖先的规范,仰思继承前人的事业,俯察后人的传承,确保家族文献不断延续。这部《贻范集》方能不辜负其名。正如《诗经》所言:“永远铭记孝思。”有了孝思作为行为准则,岂能不勉力实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