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文化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二程 元谭 朱卷
查看: 2016|回复: 3

堂匾堂号: 家族的励志铭

[复制链接]

33

主题

410

帖子

18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2
发表于 2020-5-24 16: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堂匾堂号: 家族的励志铭
旧時民间住宅的结构很有讲究,大多为一间居中、两翼对称的严谨格局。当中一间必高大,当轴处中,显示统领全宅、尊卑有序的伦序理念。往往为红白喜事、家庭“外事”的活动场所。在这一家“门面”之厅堂上,就高悬着一块上写本族姓氏堂名的“堂匾”。
堂匾木质,一般为红地金字,横挂于上间后壁正中。匾的上沿离壁外斜,下沿紧贴后壁,上俯下吸,呈居高临下俯视状。人一进门,抬头便见堂匾,“××堂”三字扑面而来,一股敬祖敦族的心理效应沛然而生。
“堂名”为一个氏族的文化徽号,内容一为宣示本族祖功宗德;二为勉励儿孙励志修身。 其中宣扬祖先功业者,如夏氏“会稽堂”,来自治水英雄夏禹葬于会稽;陈氏“聚星堂”,来自东汉陈实父子三人均有贤名,钦赐“群星聚会”称号;汪氏“越国堂”,来自隋末唐初汪华受封越国公;林氏”九牧堂”,来自唐时林披九子均任刺史(牧);章氏“全城堂”,来自唐时章练舍己为公,救得建瓯全城免屠;邵氏“种德堂”,来自北宋邵伯温博学多才,著书立说,一生致力于“播种道德”;英桥王氏“开闽第一”匾,来自五代十国时王审知治闽有功,赵匡胤御笔亲题此四字。
勉励儿孙上进者,如孔氏“诗礼堂”,来自孔子倡导诗书礼乐;杨氏“四知堂”,来自东汉扬震慎独拒金,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孙氏“映雪堂”,来自西晋孙康家贫,映雪苦读,终于功成名成;环川王氏“三槐堂”,来自北宋名臣王祜,其儿为宰相,曾庭植三棵槐树鼓励儿孙上进。叶氏“俭德堂”,来自南宋大儒叶适母勤俭持家,叶适“修实政,行实德”,恩泽于世;沈氏“三善堂”,来自南宋县令沈度敬业勤政,境内“田无废土”“市无违民”“狱无宿系”,称“三善”;项氏“四留堂”,来自明时项乔有《四留堂铭》,教育儿孙善待自然、国家、社会、后裔,才禄财福都要留有余地,要多奉献、少索取。
这些匾额寥寥两字,荦荦大端,缅怀祖先光辉业绩,激发后人创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铭记祖先奋斗精神,勉励下辈排除万难去拼搏攀登;宣示祖先人生感悟,启迪儿孙常怀敬畏之心,呵护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块堂匾,成了一个氏族文脉传承的象征,传统精神继承之旅的路标;两字堂名,浓缩了祖先饱经沧桑的人文思考,流露着一代代先辈望子成龙的舐犊情深。于是,这高踞于一宅中枢之上的祖先“功德碑”,子孙“励志铭”,就成了一宅人员言行举止的“监控头”,向善向上的“警示牌”!
随着古村落旧民居让位于现代化城镇与装潢讲究的时髦家居,再不见古朴的“上间”“堂匾”了。
循根溯源,堂匾所释放的人性光芒;堂名所宣示的价值取向,正是家风建设的发端。如果能进门见匾,将使人第一时间领受一次洗礼。曾子早就提醒过我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社会道德的回归,正有赖于祖宗亲情的重建。
当你装潢精致的时髦客厅中,挂上个设计新颖别致的“××堂”堂匾时,定会教你充溢现代化气息的客厅,添加了传统文化的灵气而四壁生辉;教你归航的“心灵之舟”,在温馨的港湾中消除疲惫,补充给养时,多了些许人文养料的滋润。偶来一友造访,品茗谈心,欣赏堂匾,点评堂号,这个带着祖宗亲情、乡土温馨的话题,会使浮躁世风带给你的心灵阴霾被化解得若明月入怀,豁然开朗!
一方堂匾,一个家庭的“励志铭”;一记堂号,一个氏族的“文化徽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533
发表于 2020-6-22 14: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意义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243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9
发表于 2020-7-9 18: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个程氏族徽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533
发表于 2020-7-17 05: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更高 发表于 2020-7-9 18:06
设计个程氏族徽可好?

想法很好!,但不知道谁会搞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程氏文化网

GMT+8, 2024-3-29 17:33 , Processed in 0.1552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